faqlogo.jpg (4472 bytes) faqtitle.jpg (4203 bytes)  

 

  請問黑眼圈的由來,是否缺乏某種營養素? 肝有生小瘤,膽生小瘤?  
病人注射的 line不夠用了? 請問何謂「經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ERCP)?其檢查過程、目的概略為何?
小兒曾患腎病症候群,如何控制或調配飲食? 請問肝硬化是不是沒有藥物可治呢?只有等死嗎???
請問一般膽結石的原因是如何形成? 那如何注意飲食呢?謝謝! 放屁現象?每天會排便許多次!
對於肝昏迷的病症.. 是否有新的治療方法由於病患已於先前動過肝的手術…但是,現在仍是有神智不清的現象發生… 肚子一天比一天大,是不是因為肝硬化所引起的?還有所謂的癌細胞成分是不是癌細胞?
 

答客問分類目錄
問答資料庫 :
第[][][][][][][][][][]頁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  

 
 

主編:王蒼恩醫師

 

 

     
 

question.jpg (2250 bytes)1 本人在臨床上遇見病人的line不夠用, 必須輸血,但是PPN依然須要,在這時候不知道如何選擇 處理;是另外接一條line , 豁是先將PPN stop 等輸血完後再使用PPN solution,如果病人已經無法再另外接一條line 時該如何處理?
2 Renal funtion 不好時使用TPN與PPN是否有分別 (Cr:2.0 BUN:90)

answer.jpg (1777 bytes)歡迎有同好一起來相互研究,本人進入營養醫療小組資歷仍淺,只是將組內的一些資料提供大家參考,如有誤謬之處,仍請多指教。
關於臨床上病人應病況所需,i.v. line 不夠用時,若能再 set 另一條 line,尤其是 central line 更佳。但有時的確無法做到時,我們認為還是以病況優先,若一定得輸血是先將PPN stop 等輸血完後再使用PPN。雖然這會增加 i.v. line 與 cather 的感染率,有時還是可以的。近來的文獻上極少討論這方面的問題,不過 PPN or TPN 儘量與其他 i.v. 藥物或輸血分開,是原則,而非是一種絕對的準則。
 至於Renal funtion 不好時使用TPN與PPN應注意的事項,並無多大的區別,TPN與PPN差異只要是在使用的輸液溶度,PPN無法容許使用較高溶度,或較長時間同一位置注射。
   馬偕醫院 王蒼恩上


question.jpg (2250 bytes)小兒昔日曾患腎病症候群,已治癒多年。現於小便時在腎臟部位兩邊會疼痛,請問該如何控制或調配飲食。

answer.jpg (1777 bytes)有關腎病症候群目前的飲食調配以低蛋白為原則,但仍須供應足夠的必須氨基酸與呈成長所需。一般說來,約每公斤體重每天0.8-1.2公克,或者每公斤體重每天0.8公克,再加上每日尿液裡流失的蛋白量。不過來函提及已治癒多年,若能確定已痊癒,當無太多禁忌。不知貴公子已多大,小便時在腎臟部位兩邊會疼痛,可能有排尿上的問題,或僅是肌肉收縮的感覺,應再請教專科醫師。
以上只是大略原則,希望有所助益。若有其他疑問,可至醫院與小兒腎臟醫師論。


question.jpg (2250 bytes)請問一般膽結石的原因是如何形成? 那如何注意飲食呢?謝謝!

 

answer.jpg (1777 bytes)膽結石的成因相當多,雖然一般是以膽固醇結石佔絕大多數,但含其他成份的結石也不少。其形成的原因很多,可參考我們網頁保健園地上的兩篇文章。http://www2.mmh.org.tw/gi/health.htm 。不過簡單說來結石之所以發生,主要就是原本使膽固醇能溶在膽汁中的能力產生問題,也就是膽固醇、膽酸鹽、卵磷酯之間失去了平衡,使得膽固醇沈澱產生結晶。當然這過程中,膽囊的功能、是否有感染、膽道是否有其他問題、種種因素都會牽涉到膽結石的發生。所以說雖然對膽結石的生成,目前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臨床上卻難以針對個人,詳細分析出她(他)之所以會有膽結石的真正因素。在我們網頁的文章,也列出了一些危險因素,那些情況會使膽結石產生的機率增加。減少這些健康問題或疾病就是在減少結石的發生。至於飲食上的預防之道,只要還是減少油脂類食物的攝取,減少體內膽固醇的負荷,對已有膽結石的人也可減少疼痛發作機會,不過也必須了解,這都是保健方法,真正有了問題還是需要到醫院,必要時也只有外科手術方能將膽結石移除。

 


question.jpg (2250 bytes)對於肝昏迷的病症.. 是否有新的治療方法由於病患已於先前動過肝的手術…但是,現在仍是有神智不清的現象發生…

answer.jpg (1777 bytes)在談論所謂新的治療方式之前,必須先了解新的方法不一定就比舊方法好。這在人類與疾病的對抗史上屢見不鮮,例如過去在胃癌呈經使用過的EPC化學治療,一度被報告是大突破,八零年代至九零年代初還流行一陣,然後被證明並不優於過去常用的方式。 而對某種疾病會一直有新方法被提出來,就在於我們對這些疾病的治療成效不滿意,也沒有特別突出的方法,或許也是因為對這疾病仍有太多尚未明瞭之處。這樣的觀點,想必你也同意。
 至於肝昏迷的治療,不外乎是減少毒性物質的產生,與增加排泄。前者就是使用支鏈氨基酸,使用抗生素減少腸內菌,減少腸道毒物吸收,去除一些增加肝昏迷因素;如低血鉀症,感染症、消化道出血等等。但是導致肝昏迷的體內代謝物,並無法以單獨一項物質來解釋,醫學上也未完全明瞭,這也是常說阿摩尼亞無法百分之百反應肝昏迷的程度。同時也是為何在減少毒性物質的治療有其極限的原因之一。
 至於後者增加排泄代謝,其實就是替代肝臟的功能,因為肝昏迷所以產生就是肝臟的機能無法應付身體代謝所需,當肝硬化或受傷、發炎到了某種程度就會發生,在接受手術切除肝臟的病人也會發生,一般正常人若切除三分之二以上的肝臟就有可能產生肝昏迷,若是肝硬化的人因肝臟機能原本就不好,可能切掉少許肝臟,就會更加重肝昏迷的暴發。目前太厲害的肝昏迷,有人嘗試使用血液透析、血漿置換等等方法做暫時性的處理。醫學史上也有將病人血液與健康人血液相交通,使用動物肝臟的記錄,但都是曇花一現。而所謂的人工肝臟的機器,如血液透析機器般使用在尿毒症病人,可用來肝昏迷病人的身上,目前也只在發展中。若無記錯,長庚醫院好像引進一台。但這樣的治療仍只侷限於實驗性質,臨床上並未能大規模使用。迄今若肝功能衰竭到一定程度,無論使用那些新藥物,或方法,都比不上肝臟移植來的直接有用。不過雖然世界上已有了不少換肝中心,但畢竟是可遇不可求,記憶中台灣也僅高雄長庚的陳肇隆醫師有較多經驗。
 由於不知你是同業人員或是一般民眾,以上只能做個概說,希望能解答你的問題,若有疑惑可再來討論。

 


question.jpg (2250 bytes)家父前兩年因為肝有生小瘤(肝臟排毒功能可能有被影響),近兩年來他控制飲食,也配合醫生指示,結果在最近發現膽生小瘤?請問這樣的症狀,有辦法根治嗎? 這種病的起因,以及可能的結果?謝謝您百忙之中,回答問題。

answer.jpg (1777 bytes)一般說來肝內的腫瘤有許多種,大致可分成良性或惡性,不知你父親接受檢查時,醫師是如何向你們解釋。不過若已發現了兩年,應是良性腫瘤,而肝臟裡的良性腫瘤以血管瘤佔絕大多數,除了極少數會長大外,大多不會有變化,不用太擔心。用個比喻來說,肝內的血管瘤就像皮膚上的痣,只要不變大就沒事。其它種類肝內的良性瘤不多見,常在手術後才確定診斷。至於最近才發現的膽內小瘤,應是接受超音波複檢時發現的吧!從來信中無法得知這小瘤長在膽囊何處,是膽囊壁內側或其它地方?推測您父親膽囊小瘤應也是最常見的膽囊息肉吧!一般它長在膽囊內側,都是超音波檢查方發現,其成因可能是膽汁內的一些結晶,特別是膽固醇,黏到膽囊壁上刺激膽囊內皮增生所致。這些膽囊息肉直徑一般都小於0.5公分,若超過一公分常會合併其它病變,甚至有癌細胞產生,不過這畢竟極少見,過去我們醫院研究好幾千個膽囊息肉的病患才會有一、兩個有癌變的息肉。
  而關於肝內的良性瘤如何產生,並無一個絕對的答案,只能說與體質有關。膽囊息肉的生成,也是如此,但飲食習慣,膽汁成份與膽囊本身功能都可能各有角色。
  對於這兩個問題,如此說明不知是否能有所助益。或許可與你父親的醫師多溝通,多了解那位醫師所描述的小瘤,真正的診斷是什麼。若都是良性的變化,就不要太煩惱了!


question.jpg (2250 bytes)請問何謂「經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ERCP)?其檢查過程、目的概略為何?

answer.jpg (1777 bytes)所謂「經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ERCP)簡單敘述,就是利用內視鏡,也是俗稱的胃鏡經喉嚨、胃置入十二指腸內,此處是膽管與胰管注入腸道所在。由於為使操作更方便,這種內視鏡與一般觀察胃部的內視鏡設計上不太一樣,較長,內視鏡的視窗是開在側面。到達十二指腸的第二部份後,再經由內視鏡裡的管腔,穿入另一條細管,從內視鏡前端穿出,再放進入胰管或膽管,這時從外頭經由小管注射一些顯影劑,使得原本不能在X光照射下顯像的膽管胰管能照出來,這時可在X光透視下觀察,也可以X光照相。因此藉著內視鏡技術與顯影劑的幫忙,照出的X光片上可詳細觀察到膽道系統或胰管的分布、形狀等等,如此可來診斷肝、膽、胰等相關器官是否有疾病。而會用逆行性這名詞,就是顯影劑注射的方向恰與正常膽汁的流向相反。

 


question.jpg (2250 bytes)醫師您好: 請問肝硬化是不是沒有藥物可治呢? 只有等死嗎???


answer.jpg (1777 bytes)看了你的問題,寥寥數語,卻深深表達了對疾病的不甘心。
  其實人生裡有太多太多的事物由不得人,來世時父母非我們所能選,身體、特質種種遺傳也非我們所能定,甚至什麼時候要走也非任何人能絕對決定的。人僅能在有限的範圍裡,努力的過活,創造出無限的可能。人生如此,疾病也是如此。譬如B型肝炎是台灣二三十歲以上人的宿命,絕大多數的人都感染過,大部份的人痊癒,但仍有為數百分之二十的人成為帶原者,在可見的數年之內,仍然不會出現可治癒的藥物,這些人會一直生活在B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威脅下,但又能如何。約十五歲以下的人幸運多了,因為在他們出生時候已有了B型肝炎的疫苗,終生擺脫了B型肝炎的陰影。早出世晚出世差別就是這樣,但上一輩經歷的戰亂苦楚,豈又是年輕一代所能體會。所以會有命是既定,人僅能走出自己的運來的說法。不過這些已離題,屬哲學的範疇了,非這回函討論的主題,只是想先闡明疾病之外,尚有太多太多的事物。
  至於肝硬化是不是真的無藥可醫呢?首先須了解肝硬化是種現象,是肝臟慢性傷害的結果,因為肝臟處在反覆發炎,肝細胞壞死與增生,纖維細胞產生與堆積,最後肝臟內因有大量的纖維組織,外觀觸感變的堅實。因此治療肝硬化主要方向應是在阻止肝臟傷害的繼續發生,使硬化不再進行惡化。而肝硬化主要的原因以慢性病毒性肝炎,就是B型與C型肝炎,酒精性肝炎,膽道性發炎與硬化,心臟疾病引致的鬱血性肝硬化,和一些少見的自體疾病、遺傳疾病的併發症。所以重要的是治療導致肝硬化的原因,若是酒精性肝硬化就必須戒酒,已有慢性肝炎者也不宜飲酒。未得過病毒性肝炎的人,趕快打疫苗。不幸屬慢性病毒性肝炎感染者,須注意平日生活養生之道,與醫師討論,是否以干擾素或抑制病毒的藥物來減少發炎機會。若是其它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也儘早就醫,減少惡化,與併發症出現的機會。
  若問肝硬化是否能變軟,那是不太可能,誠如問皮膚的痣,體表的疤會不會自己消
失一般,不割除,它是一直存在的,但是肝能割除嗎,除非是移植!
  假若不幸已進入肝硬化的階段,更須注重保養,戒除增加肝臟傷害發炎的機會。肝硬化依程度也分好幾的等級,一般醫學上以A、B、C來表示,A最輕,C級最嚴重。也不是所有肝硬化的人都有症狀,臨床上我們也常見外表看似健康的老人家,超音波檢查則發現肝已硬化了。然而我們也必須承認確肝硬化的人平均壽命較短,但可知道即使醫師對疾病的認知勝過一般人,但是我們的平均壽命卻也較一般人短嗎?
  生死有命,生活裡太多既定了,人僅能在有限的範疇,開創無限的可能吧!莫被肝硬化所拘泥。也寄望將來能出現真正治療肝硬化的藥物。

 


question.jpg (2250 bytes)我今年十六歲,大約在一年前就常有放屁的現象,每天必然會排便許多次,且都在早晨,也就是排便一吹後,喝茶再排,但是糞便卻是軟的,量普通,大部分呈條狀,曾多次檢查,第一次照直腸鏡,第二次照超音波,都說沒有問題,可是我的症狀都沒有減輕,請問要如何才能避免放屁7如何找出毛病所在?刮莎有沒有幫助?是否該多吃那些食物?少吃那些食物?如果早上喝牛奶或豆漿,排便及放屁情形會更嚴重,是否該少喝?

answer.jpg (1777 bytes)排氣放屁其實是一件極自然的事,教科書上也記載,正常人平均每天放屁在十一、二次,記得過去布袋戲裡有句名言,「頭殼冷冷,嘴齒硬硬,屁股不放屁」.就表示這個人也完蛋了,沒有人不會不放屁的,但是腸子裡的氣多了,的確會覺得不舒服,也常造成在公共社交場合許多尷尬。
  要了解腸子裡的氣來源有幾處,一是從口中不知不覺吞下的,二是食物中殘渣經細菌分解產生。若是因精神壓力造成腸胃蠕動失調、飲食不正常而狼吞虎嚥等,容易增加吞人的空氣量,引起腹脹排氣。若腸道有疾病,也曾使排氣不順。此外,有些食物中含有特異的碳水化合物,經細菌在腸道作用後,會產生較多的氣體,如豆類、包心菜、洋蔥、蘿蔔等。對乳糖消化不佳者,喝牛奶也曾產生較多的屁。其實年輕人出現腹脹排氣多的現象,絕大多數都是較不嚴重的病症,對環境壓力及飲食關係較密切,對健康並無大礙,刮瘀是種傳統療法,對某些人可能有紓解的功用,所以對排氣放屁不是每個人都有用

 


question.jpg (2250 bytes)父親今年六十五歲,前些日子因病住院將近二週,在出院時,我們帶他去病理檢驗所檢查,-結果發現牠是肝硬化中期,且胰臟內含有癌細胞,之前用藥物治療,但是現在卻停止吃藥,也開始吸菸、喝酒,最近他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是不是因為肝硬化所引起的?還有所謂的癌細胞成分是已經成為癌細胞,還是未成癌細胞?若是已成癌細胞,要用什麼力法治療?

answer.jpg (1777 bytes) 從這名讀者的來信中少並不知道他的父親當初是因什麼症狀?出院時的診斷又是什麼?而那家病理檢驗所是根據什麼來診斷讀者的父親是肝硬化與胰臟癌?基本上,一般胰臟癌的正確診斷主要是依據影像檢查,例如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攝影、逆行性膽胰道攝影等,加上臨床症狀、病史,甚至是病理切片,才能說是胰臟癌。
所謂的腫瘤標記在做抽血檢查時發現,升高時,並不代表有癌症。所有這些標記的特異性、準確度都相當低,太多的狀況也曾使這些數據上升。例如吸菸者的CEA(癌胚抗原)就會上升,膽管結石阻塞時,腫瘤抗原CA199也會有異常。這類抽血結果的臨床價值在於已確定癌症的病患,接受治療時,追蹤評估用。再舉例來說,一位大腸癌病人在手術前,CEA是l0.0,手術後為2.0,但三個月後,又升到8.0,即使臨床沒有明顯腫瘤被發現,也要高度懷疑癌細胞又復發了。

肝硬化的診斷除了醫師對病患身體理學檢查外,也是依據超音波等影像檢查,及抽血肝功能檢查結果來確定診斷、若有肝硬化或是癌症時,當腹部在很短時間變大,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腹水的併發症。這都需要進一步到醫院檢查與治療。

所謂癌細胞成分的用語,並非是傳統的醫學用語,與癌細胞之間的不同宜在難以回答,應直接再請教這個名詞的專家,不過我猜測應該.都是指癌症,只是在口語溝通上的
方便說法,沒想到更造成困惑。
罹患癌症該如何選擇治療方式?則必須視患者罹患的是何種癌症?第幾期癌症?而病患的個體差異都是決定治療方式時必須考量的,因此這名讀者的父親應再到醫院做詳細檢查,與醫師討論後再決定。

 
 
     
 

馬偕紀念醫院消化系內科(胃腸肝膽內科) 消化系內科首頁系統維護人 :GImaster
Copyright © 1997-2012; MMH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