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 2020/07/07
首頁 >> 燙傷中心 >> 學術活動
  • 每月一次整形外科晨會困難傷口及燙傷醫學專題教學與討論會議
  • 積極參與台灣燒傷既傷口照護學會論文發表
    1. 音樂介入對燙傷病人換藥疼痛感的成效
      The effects of music therapy during wound treatment for burn patients
      劉金鳳、朱玉韻、陳媺媺 馬偕紀念醫院 燙傷中心 (2019)

    2. 運用醫病共同決策模式協助一位青春期燙傷植皮病人手術供皮區選擇的護理經驗
      A Nursing Experience of utilizing the Shared Decision-Making model to select donor site for a Adolescent with Skin Grafting of Burns 朱玉韻、陳媺媺、李心瑜、賴紫羽 (2019)
    3. 燒傷中心多媒體入院護理指導 衛教影片的使用效益探討
      The Study of Multimedia Instruction Interface for Burn Center Admission
      賴紫羽、陳媺媺、李心瑜、朱玉韻 (2019)
    4. 應用翻轉教學於燙傷病人出院後自我照顧注意事項學習成效之探討
      Introducing A New Teaching Model:Enhance Burn Patients For Self Care In Flipped Classroom
      李心瑜、朱玉韻、陳媺媺、賴紫羽 (2018)
  • ISBI 論文發表   
    Performance of support group on acute-stage rehabilitation in severe burn patients: preliminary report

    Pi-I, Lu; Po-Kai, Yang; Chih-Lin, Kuo; Chia-Sui, Lin
    2016ISBI accepted, time: 2016/08/29-09/01 Miami , USA
  • 疼痛控制專業研究
    使用患者自控式“吩坦尼(Fentanyl)”對於燙傷病人換藥時的疼痛控制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PCA) with Fentanyl for Dressing Changes in Burn Patients
    鄭清榮(Ching-Rong Cheng);董光義(kwang-Yi Tung);黃俊仁(Jun-Jen Hwang);賴曉芬(Hsiao-Fen Lai);歐聖運(Shuan-Yuan Ou)
    中華民國重建整形外科醫學會雜誌 ; 6卷1期 (1997 / 03 / 01) , P18 - 24
    英文 DOI: 10.7096/JPRSA.199703.0018 DOI
  • 本中心燙傷治療準則
      入院初期:  病況評估,解釋病情,及降低焦慮
藉由病況評估,給予適當的醫療處置。
                         ▼
給予適當藥物及醫療處置維持及改善生理機能, 正確擺位及抬高肢體末端以改善水腫現象
                         ▼
由主治醫生解釋病情,讓病患家屬了解病況, 進而接受病患的病況
病況評估
處置
身體基本機能
目前病史:例如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
生理學檢查:血液檢查、x 光檢查
1. 適當醫療處置,給予藥物治療(口服、注射)
2. 疼痛控制
3. 持續生命跡象監測
傷口的嚴重度
範圍、深度、位置
由主治醫生決策初步的醫療計畫
保守的換藥治療或是進行植皮手術治療
營養狀況
評估傷口癒合所需的能量和病患攝取的能量是否平衡
給予飲食的衛教
給予高蛋白營養補給或經由鼻胃管灌食
肢體活動狀況
各關節活動情形、肢體腫脹情形、肌力情形
1適當擺位抬高肢體
2.教導病患執行主動關節活動運動
3.由治療師執行被動關節活動度運動
解釋病情,降低焦慮
處置
清楚的環境介紹 1.醫療環境介紹
2.會客時間
3.燙傷團隊人員介紹
了解病患病況 1.病患目前的病情
2.依據病情所給予的醫療處置計畫
降低病患與家屬的分離焦慮 透過會談、溝通及了解醫療處置
來降低分離焦慮
減少住院情緒反應
成人:
例如:擔心、害怕、恐懼、自責
兒童:
和家人的分離焦慮
擔心、害怕、恐懼
成人:引導病患情緒的正向發洩方式,來減輕住院的情緒反應
兒童:
由護理及義工人員安撫及陪伴
利用遊戲、熟悉的音樂、兒童節目來轉移其不安的情緒
      治療期 : 疼痛控制、監測病情進展、讓病患及家屬了解病情配合治療
疼痛控制

1. 換藥時的疼痛
2. 平時的疼痛
        ▼
1. 藉由適量的止痛藥止痛
2. 藉由教導病患放鬆技巧來減緩疼痛
3. 藉由轉移病患注意力來降低疼痛的主觀感覺,例如看電視、聽音樂
    兒童病患可以加入其喜愛的遊戲來轉移其注意力

監測病情進展
燙傷團隊各專業成員,包括醫生、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 社工師等評估病患病情,給予適當的治療
        ▼
各專業人員藉由彼此的溝通及每周一的醫護討論會討論醫療處置的進行
了解病情
配合治療
傷口處置、營養支持、復健計畫,包括傷口進一步的植皮治療、復健運動的進行。
        ▼
心因性問題處置,及病患本身的治療配合度
        ▼
馬偕燙傷中心提供每周三下午一點半至兩點的家屬座談會,會中燙傷團隊專業人員會在場解
釋病情及醫療處置
      恢復期 : 自我照顧 , 心理調適
再這個時期,病患多半已準備出院,治療的重點為
病患的自我照顧(傷口照顧、降低疤痕增生)、復健計畫、出院進入社會之心理調適
治療重點
治療方式
傷口照顧 清潔傷口、傷口破皮水泡的處理
傷口痛、癢感覺的處理
降低疤痕的增生 疤痕的壓力治療,包括彈性衣的量測及穿著適應
復健計畫 病患半協助或獨立的執行復健運動包括疤痕伸展運動、肌力訓練及心肺訓練運動等
社會適應問題 身體心像改變度的接受適應
回復社會及工作的適應
對於學齡期兒童協助其回到學校生活
      出院門診追蹤 : 多方評估,提供協助 (燙傷聯合門診)
 
1. 整形外科醫師:

(1) 負責檢查、治療、追蹤傷口,及安排重建手術。
(2) 醫療諮詢。
(3) 如發現其他主治醫師的病患需要重安排重建手術時,則需轉介該病患之原主治醫師診治。

2. 復健科醫師:
(1) 復健醫療診治與諮詢。
(2) 彈性衣之穿著與追蹤。
(3) 指導病患作合宜、適時之復健,以避免疤痕增生、疤痕縮之併發症。

3. 物理治療師
(1)疤痕成熟度評估
(2)彈性衣及其他疤痕治療方式適合度評估
(3)關節活動度及柔軟度的檢查
(4)肌力及耐力的評估及訓練
(5)功能性活動的檢查及訓練.例如行走、上下樓梯、蹲姿、跪姿….等
(6)輔具的評估及選擇.例如助行器、柺杖..等
(7)回復工作能力評估及訓練
(8)兒童的生長發育影響評估
(9)需要時,協助病患安排物理治療排程

4.職能治療師
(1)關節活動度的檢查
(2)日常生活活動的評估
包括吃飯、盥洗、穿衣…等
(3)功能性副木的評估及設計
(4)壓力治療的輔具製作

5.燙傷病房護理師:
(1) 追蹤病患出院後自我照顧及復健的情形,並視需要給予再次教導。
(2) 觀察病患傷口癒合及疤痕生長情形,視需要提供護理措施。
(3) 對新受傷個案,與整體性評估並提供相關護理指導。
(4) 提供居家照顧相關問題的諮詢及指導。
(5) 彈性衣穿著情形,必要時再請修改更換。
(6) 主動發現病患所遇到的困難,幫忙尋求資源轉介及解決。
(7) 提供病患情緒及心理支持。
(8) 協助換藥包紮時,安撫病人以減少恐懼感。
(9) 提醒病患下回門診時間。
(10) 視病患需求轉介相關專業人員。

4. 社會工作師:
(1) 追蹤病患出院後心理、社會適應等問題。
(2) 增強病患家人的接受度,促進家庭凝聚力,增進病患之自信心並重建自我形象。
(3) 心理、情緒困擾問題之諮詢。
(4) 如遇嚴重心理困擾、人格問題者,則需轉介精神科醫師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