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的理學檢查與工具】

一般外科 林鉷彬 醫師

有鑑於我國婦女同胞罹患乳癌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位居國內女性癌症的第二位,每年新增案例約八千人,而且患病年齡層比歐美國家約提早十歲,好發於四十至五十歲之間。此年齡層又對一個家庭或國家的影響打擊甚大。因此,能早期發現乳癌早期治療,其癒後甚為樂觀。

根據統計報告,乳癌零期的病患幾乎可以治癒。但目前國內乳癌零期患者比率僅有5%。而臨床上,婦女自我檢測所摸到的腫瘤平均為2公分餘,幾乎已要進入乳癌第二期。多數患者都失去早期治療的先機,令人扼腕。所以我們如何利用簡單的理學檢查(用手觸摸)以達到早期發現乳房腫塊是我們所介紹的重點。結合乳房理學檢查、超音波及乳房X光檢查,可有效地診斷出乳癌病患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乳癌的臨床表徵有那些?理學檢查需要針對那些?大部份乳癌患者都是因觸摸到硬塊才求診於乳房門診。雖然大部分的乳房腫塊均是良性,乳癌僅是一小部份。但當妳觸摸到任何乳房腫塊時,仍需要小心分辨是為良性或惡性。許多婦女一旦摸到腫塊後,常因無其他自覺異常症狀如疼痛或表面皮膚變化而自覺無事,延遲就醫,耽誤病情。

因此,當妳發現有以下症狀則要懷疑是惡性腫瘤(乳癌):

‧若腫塊甚硬

‧形狀不規則,邊緣不清楚

‧兩側乳房突然大小不一

‧腫塊固定在皮膚或胸壁上

‧皮膚呈凹陷,橘子皮變化甚至紅腫潰爛

‧乳頭凹陷或有不正常分泌物等現象

至於乳房檢查應注意事項有以下各點:婦女於生理期後七至十天做一次自我檢查;停經婦女則每月固定一天檢查。每年到乳房門診讓醫師做觸診或乳房超音波檢查一次。高危險群尚要定期做乳房X光攝影。自我理學檢查若有異樣應立即赴醫院就診。

乳房自我檢查正確的方法

1. 洗澡時檢查

沐浴時抹上肥皂便於滑動檢查。檢查時一手置於腦後,一手以指腹以螺旋進行方式壓按乳房每一部分。

2. 鏡前檢查

站在鏡前,雙手下垂,看乳房有無對稱?外觀是否正常?輕捏乳頭有無分泌物?再檢查腋下有無淋巴腺腫?最後雙手高舉重覆做一次。

3. 平躺檢查

仰臥床上,放置一小枕頭於左肩下,將左手枕於腦後,用右手手指併攏輕壓左乳房作小圈按摩,自12點鐘位置順時鐘方向檢查至原點,至少按摩三圈。然後換左手檢查右側乳房。指法:指頭觸摸,同時要手指併攏。

4. 檢查的範圍

乳房兩側皆包括鎖骨下方,胸骨中線,肋骨下線及腋下。最後,用拇指與食指,輕捏乳頭,檢查有無分泌物。如果自我檢查後,發現有異狀或是疑似硬塊,請速就醫,再做進一步檢查,切勿拖延,耽誤病情。

乳房疾病的診斷,經由醫師的觸診及病患提供的資料,已經可以得到初步的臆診,但是若要進一步獲得肯定的結果,則需要依靠其它影像工具,如X光乳房攝影、超音波、細針抽吸細胞檢查。

包括歐美等先進國家,近年來已改變乳癌防治方向,推動「三合一檢測」,美國最新的乳癌篩檢指引建議:四十歲以上婦女,除每月進行乳房自我檢測外,還應每年定期接受乳房X光攝影,如有異樣,再進一步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三十歲以下、有乳癌家族史者,則應每年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三十至四十歲的婦女,有家族史者定期做超音波檢查,無家族史者比照四十歲以上的婦女,接受X光攝影檢查。

在篩檢診斷工具中,X光乳房攝影一直是最佳的診斷利器,從過去篩檢結果顯示出此種檢查對乳房疾病具有很好的診斷效果,尤其對於臨床無法觸摸與無症狀的乳癌,有頗佳的診斷率。

至於使用超音波檢查,對病人並無放射線顧慮,且不需任何準備,檢查費用亦較低,是輔助臨床檢查與X光乳房攝影,區別乳房病灶的頗佳工具。而乳房X光攝影術之準確度並非100%,影像的品質、檢查的技術、乳腺的濃密、腫瘤的特性與醫師判讀的經驗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據統計乳房X光攝影術的總失誤率約為10~15%。當乳房已出現症狀但是乳房X光攝影未能發現異常時,超音波掃描是最好的輔助檢查工具。

至於超音波的原理,是先由探頭緊密地接觸乳房傳送出超音波,超音波在遇到組織時會產生反射,藉由超音波探頭再收集反射後的回音合成影像。由於不同組織的反射頻率不盡相同,有助於鑑別良性和惡性的病灶。乳房超音波能層次分明的透視乳房的不同組織成份,由皮膚、皮下組織、脂肪層、乳腺組織、大胸肌到肋骨及胸壁,都能鉅細靡遺一覽無遺。所得到的影像是即時動態,能方便快速獲得結果,對於乳癌、良性腫瘤、單純囊腫以及纖維囊腫等,可作為鑑別診斷。檢查時病人舒適更是其一大優勢。因為X光乳房攝影需要使用機器把乳房壓平以提高影像的準確度,往往使得一些瘦小的婦女倍感折磨而卻步。反而使得乳房受檢率不升反降。因此,乳房超音波檢查實為一種方便、簡單又便宜的使用工具。

再者,超音波檢查為非侵襲性,無放射線疑慮的檢查。超音波檢查對腫瘤或囊腫的偵測診斷較為敏感,而乳房鈣化(早期乳癌的表徵)則使用乳房X光檢查比較容易偵測。

台灣婦女的乳房多屬緻密性質,此類型乳房在超音波檢查下常較乳房X光攝影易偵測到腫塊。東方女性的乳房充實堅挺,相較於西方人的豐滿鬆弛,也使得台灣婦女在做X光攝影檢查的判讀難度增加。超音波檢查反而因脂肪層較薄,減少了干擾,令影像更為清晰。小於35歲的婦女.由於受放射線影響可能較大,且乳房緻密,乳房X光攝影品質不易控制,宜先做超音波檢查。因此,建議35歲起的婦女每年應到外科門診做定期理學檢查與超音波檢查。40歲應做第一次乳房攝影。40至50歲每年超音波與乳房攝影交替檢查。50歲起每年以乳房攝影為主、超音波檢查為副。即便是五十歲以上的停經婦女,雖然其篩檢以乳房X光攝影為主,但遇到X光攝影顯現病人乳房組織較為緻密時,則超音波檢查仍是不可或缺的輔助檢查。更由於超音波機器體積不大,機動性高,可以在偏遠地區進行篩檢,這更是其他檢查所無法取代的。

總結:隨著生活形態的改變,飲食習慣的日漸西化,台灣的乳癌罹患人數越來越多。但多數乳癌病人太晚就醫,顯見婦女自我乳房檢查率太低,且因醫學知識偏差或個性保守摸到乳房腫塊後,不願就醫。因此婦女的自我乳房檢查的教育與推廣更為重要。每位婦女應於月經結束後7~10天,自我檢查乳房,摸到任何腫塊即刻就醫。先由乳房外科專科醫師作理學檢查後,必要時安排進一步檢查,包括乳房超音波、乳房X光攝影。美國自一九八九年開始大規模以乳房X光檢查方式篩檢乳癌以來,乳癌死亡率大幅降低30%,且發現第零期的乳癌患者比率提高為20%。

 

(下一篇:荷爾蒙與乳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