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繫帶與說話】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重要的溝通工具。尤其是現在臺灣社會中,基於種種不同的原因,幾乎所有孩童在幼兒期就被要求學習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語文。於是乎學習語言的能力便顯得更為重要,無論是父母或幼教老師都在在注意著身邊孩童的發音問題,當然與說話直接相關的舌頭就成了注意的焦點。長久以來,舌繫帶是否會影響說話、該不該剪的問題,斷斷續續的出現在大眾的討論之中。筆者欲以多年臨床處理舌繫帶問題之經驗,釐清一些基本相關的問題與處理之原則。 
    嬰兒是甚麼時候開始學說話呢?一般總要在七、八個月大之後才會偶爾發出最常聽到的“ㄇㄚ、ㄇㄚ或ㄅㄚ、ㄅㄚ”,然而事實上早在呀呀學語之前,嬰兒一出生就開始學說話了。為了要發出一個簡單的“ㄇㄚ或ㄅㄚ”,其間的學習工程是非常複雜的;包含了重覆的聽聲音、看嘴形、甚或感覺肢體動作。這些訊息經由腦部多個中樞神經系統(聽覺、視覺、語言、感覺及運動)幾個月的統合整理後,才能發出第一聲屬於“語言”的聲音。由此,我們知道話說的好不好,清楚與否,與耳朵、腦中樞、發音器官(胸、肺、喉、口、鼻、舌)等都有關係。而影響發音的各種問題中,舌繫帶結構上的小問題是最常見的,也是最容易處理之情況。
舌繫帶(Lingual Frenulum)是舌頭下面與口腔底部黏合的一片薄膜。它有甚麼功用呢?我們知道青蛙擁有一副像折疊式彈簧刀的舌頭,當其快速彈出舌頭捕捉飛蟲時非常準確,此時其舌繫帶發揮了穩定舌頭運動方向的功能。同理,人類的舌繫帶也有穩定舌頭運動的功能,但卻不是非有不可的。舌繫帶不正常時會有甚麼問題呢?就說話而言,太短太緊的舌繫帶會限制了舌頭的運動,進而影響了某些需要捲舌或彈舌的發音,例如捲舌音“師、知、日”和彈舌音“達、它”等。
    到底舌繫帶短緊到甚麼程度會影響發音呢?舌繫帶不正常的情況大致分為兩種:一種為稍短卻薄的舌繫帶,臨床上即稱(緊)舌繫帶(Tongue tie);另一種為既短且厚的舌繫帶,其舌頭被黏固於口腔底部,稱為舌下黏粘 (Ankyloglossus inferior)。前者舌頭運動可能稍受限制,但並不一定會影響發音;後者則完全無法捲舌或伸舌,一定會影響發音。當然,舌繫帶從正常型態到完全黏粘於口腔底部,其間有各樣鬆緊長短不同的情況,並不是單純的兩種型態。那麼我們如何判斷其是否需要手術矯正呢?一般最容易的判斷方法即是令孩童張口伸舌,若其張口時舌尖可以輕鬆的前伸上揚並舔觸上唇,則屬正常。反之,其張口時舌尖無法前伸上揚,愈想向前伸其舌尖愈往下壓,同時舌頭前緣中點因牽扯而凹下形成所謂“ω”(omega) 型舌頭;這種情況即為舌下黏粘,必需手術矯正。而界於兩者之間,有些緊又不太緊的情況,則可視孩童其它方面之狀況(如年齡、學習能力)與父母之意願,再決定是否要處理。對於還不會聽令伸舌之幼兒,則需要較有經驗之醫師判斷。
    對於確切為舌下黏粘的孩童,不論年齡都應該儘早治療。一般幼兒在還沒有長多顆牙之前,可以不需要麻醉,在門診直接以剪刀橫剪開舌繫帶即可。剪後會有些許出血,通常三、五分鐘即會止血,可正常吃奶,不需任何護理。而已長多顆牙之孩童,最好在手術室全身麻醉下,直接橫剪縱縫或做Z-整型術皆可,術後也不需任何護理。對於舌繫帶有些緊又不太緊的情況,幼兒時可在門診直接處理,免除了日後可能的煩惱;而較大孩童則可待其到五歲左右,若發音確實受到影響,再麻醉手術治療,尚未為晚。術後,有些孩童即有立竿見影之效,咬音馬上改善,大部份的則需要多練習慢慢改善。
    一般所謂的“大舌頭”與舌繫帶太緊不同。大舌頭是舌頭本身又厚又寬,運動不靈活,因此講話不清不順。這是需要語言訓練並多多練習,自然可漸漸進步。如果孩童沒有任何舌頭結構上的問題,而到五歲左右仍有構音不全之情況,則應接受語言治療,由專門語言治療師教其說話。最後,必需一提的是,門診中常常有心急的父母,帶著三、四歲的小朋友來檢查舌繫帶,因為他們發音不良而且老師糾正無效。在筆者檢查之下,他們舌頭沒甚麼問題,發音也還可以。事實上大多數兒童在五歲左右才有較完整的構音能力。所以,太早要求字正腔圓、學習注音符號或音標,都有揠苗助長之嫌,可能造成孩童心理壓力與學習障礙。而同時雙語、三語的教學,亦可能是貪多嚼不爛,讓語言天份不是頂好的孩童混淆不清,以至有邯鄲學步復失其度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