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耳垢

最近媽媽老覺得小嘉看電視,音量都開好大,讓人覺得很不舒服,但小嘉並不自覺。這天剛洗完澡,小嘉覺得耳朵有點痛,但不是很嚴重,小嘉也沒有告訴父母。可是晚上越來越不舒服,但已經是三更半夜了,小嘉向來蠻能忍的,硬撐到天亮,實在受不了了,且整晚睡睡醒醒沒睡好,趕緊告訴媽媽。隔壁正好是耳鼻喉科,與林醫師也常來往,於是媽媽央求林醫師「開急診」為小嘉診治。林醫師用耳鏡為小嘉檢查,然後告訴小嘉,他很快就會讓兇手原形畢露。林醫師在兩邊耳朵各取出一個如「綠豆」般大的耳屎,讓媽媽與小嘉瞪大眼睛,驚訝不已。由於外耳道有些紅腫,幸好沒有中耳炎,林醫師幫他上了藥,並囑咐回去再點幾天藥。

為什麼這麼多耳屎?
人類耳道外側、軟骨部分的表皮,含有毛囊及腺體,會分泌臘狀的、油狀的物質,再加上脫落的上皮就是「耳垢」,俗稱「耳屎」。耳垢是具有保護耳道的功能,可以攔阻灰塵微粒、微生物、以及一些異物入侵。外耳道本身就有清除耳垢的功能,耳垢會自然的往外耳的開口方向移動而排出,也就是自然會新陳代謝。
有些人因體質之故,腺體的分泌量較大,耳垢產生較多,而自然清除的速度不足以維持平衡,就會有耳垢堆積在外耳道。也有些人嘗試要清除耳垢,反而會把耳垢推向更深處,也會造成耳垢栓塞。經過日積月累,耳垢越來越大,也就更加無法清除了。
要不要挖耳朵、清耳垢?
耳垢本身會自然排出,且又有保護耳道的效果,所以一般不需去掏耳朵。若要清潔,只需毛巾加上手指頭,把外耳和耳道開口處輕輕擦拭即可,不需使用器械或棉棒深入耳道清潔。這樣做一來會使耳垢塞得更深,也可能使耳道表皮受傷,甚至傷到耳膜。
耳垢栓塞會不會有影響?
正常的耳垢有保護能力,但是形成大量的耳垢栓塞,就會造成身體的不舒服。耳垢栓塞就好像戴耳塞一樣,會影響聽力,算是最常見聽力損失的原因。年紀較小的孩子,不會表達,家長可能會覺得小寶貝說話很大聲,或對較大的聲音才有反應。聽力減弱一般是暫時性的,耳垢移除就會恢復。少數造成耳道傷害者,會有永久性的聽力損失。其他可能會出現耳痛、耳朵脹脹的感覺,有些人會耳鳴。
若耳垢栓塞較久較嚴重,也會引起併發症,例如:會造成中耳或外耳的感染、耳膜穿孔。當然,出現這些症狀時必須請醫師幫忙處理。
如何正確的清除栓塞的耳垢?
平常不需要特別清耳朵,若目視即可見到耳垢,可以使用一些像嬰兒油、橄欖油之類的,滴入耳道使耳屎軟化,待其自然掉出。或利用與體溫相等的溫水,以針筒沿耳壁注入,再讓水流出。幾次後有些耳屎可以脫落,然後讓耳道乾燥,可以使用吹風機以微風烘乾。不過,大前提需確定耳膜是完整的才可以自行處理。
最重要的是不要用器械弄傷耳朵,若小朋友無法配合,還是請專業的醫師幫忙處理。

耳朵是聲音的「入門」,需要好好保護以維持聽力正常。耳垢是耳朵的第一道防線,可以自然的汰舊換新,不需要「深入處理」。若有問題,最好請專業的醫師處理,以免世界變成「靜悄悄」的。

第二節 耳痛與耳朵流膿

小玉是一個很細心的媽媽,3歲大的浩浩這兩天咳嗽、流鼻水,並且有發燒。可能是生病,今天特別哭鬧,好像有什麼不舒服。好不容易睡了個午覺醒來,小玉幫浩浩穿衣服,整理棉被。突然看到枕頭上有一塊未乾的汙斑,有點像奶渣,可是又不是。心中覺得奇怪,仔細看看寶寶的頭,原來是由耳朵流出來的。於是帶給小兒科醫師看診,經檢查是感冒併發中耳炎,且中耳腔化膿,耳膜穿孔,所以流出膿來。醫師開了適當的抗生素,並囑咐媽媽要定時服藥並追蹤。


為什麼會耳朵痛?
耳痛是中耳或外耳發炎最常見的症狀。當外耳道發炎時,外耳的表皮會紅腫疼痛,而中耳腔的急性發炎,會使得中耳腔腫脹積水、耳膜充血,如此小寶寶會感覺耳痛,若是不會講話的寶寶,可能會哭鬧不安。偶爾,一些異物跑到耳道內,也會造成耳痛。異物可能是一些小動物,如螞蟻、蟑螂,也可能是一些小零件、小玩具。這些小物件可能是小孩自己愛玩置入,或被其他的小孩放進去。
事實上,許多小孩看到洞就想把小東西放入,所以異物的問題可以發生在身上任何一個洞,像是口腔氣管、鼻孔、耳道。不過,有時候外耳的異物不會馬上造成症狀,而是一段時間之後,異物造成外耳的發炎才會出現症狀。而小生物誤闖耳道,可能因動物的衝撞、抓咬而劇痛難忍,是耳鼻喉科急診常見的案例。有些時候耳痛並不一定是耳朵的問題引起的,鼻子、口腔、牙齒、下巴關節的疾病,也會引起耳痛。
為什麼耳朵會流膿?
外耳有分泌物流出,最常見的是耳垢因潮濕而流出。若是耳朵流膿通常代表外耳發炎或中耳炎且中耳積膿、耳膜穿孔。所以耳朵痛與耳朵流膿常會一起出現。若為中耳炎引起的,甚至會有發燒的全身性症狀。若有外傷,可能有血狀的分泌物。
有些時候中耳積水屬於漿液性,流出的液體就會較清。不過,若耳朵流出清清的水狀物,另一個少見又嚴重的原因是脊髓液外漏。因為耳朵隔著顱骨與腦部為鄰,若有先天的骨缺損或是外傷造成的裂縫,就會出現脊髓液外漏。這要相當小心,因為病菌也會經此缺損造成厲害的顱內感染。

異物跑到耳朵怎麼辦?
異物進入外耳,常會產生難以忍受的劇痛,當然要想辦法清除異物,但不是盲目的弄,如此可能會帶來其他的傷害。通常不建議自行取出異物,應該請專業的耳鼻喉科醫師處理。自己能做的是頭傾斜、跳躍幾次,看看異物能不能掉出來。若為「小蟲子」跑進去,在家中,可以嘗試用強燈照射,以誘導小蟲子找到出口爬出來。也可以滴一些油劑,嘗試把小蟲子趕出來或悶死。當然,趕緊就醫是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醫師可以利用耳鏡,看清楚敵人的蹤跡,以器械取出。若外耳有損傷,可以塗抹藥膏治療。
外耳炎怎麼辦?
耳道中本來就有一些病菌寄居,也就是正常的菌落。如果外耳道太過潮濕、太乾燥(耳屎清得太乾淨)、表皮濕疹、曾經被感染或有外傷,就有可能發生外耳感染。外耳炎不管是不是游泳引起的,常被稱為「泳者之耳」。若有外耳道的發炎,會有分泌物流出,有時會癢或痛。一般有這類狀況,只要給耳鼻喉科醫師診治,使用藥膏即可。
急性外耳炎時是不能游泳。若在外耳炎復發時,尤其是一些常游泳的小孩,需特別注意耳道的保護與乾燥。游泳前可以滴嬰兒油或礦物油。游完之後,可以滴稀釋的酒精或醋酸(2%),然後再側頭讓水流出,並稍微吹乾。用棉花棒清潔並不理想。
中耳炎要注意什麼?
中耳炎也是孩童常見的耳朵疾病,此疾病在本套書何啟生醫師的大作《認識小兒呼吸系統疾病》中有詳盡的介紹。主要是因為孩童的「耳咽管」功能較差,當有呼吸道感染時,病菌容易侵犯至中耳腔,造成中耳的發炎。醫師做耳膜的檢查(圖3-1)會發現耳膜紅腫充血、中耳積水。中耳炎需要抗生素的治療,且要完整的治療,過程中不能任意停藥。

對於中耳炎的孩童,或要預防中耳炎,居家生活父母應注意下列事項:
1.一定要按時服藥,不可任意停藥或改變藥量,因為不完全治療是中耳炎復發、或產生抗藥菌種的最重要原因。
2.不可以平躺喝牛奶。
3.擤鼻涕時,不可太用力,也不可以把兩側的鼻孔都捏緊,如此會造成耳咽管與中耳腔的壓力改變,不利於中耳腔。
4.中耳炎時,應避免一些會改變中耳腔壓力的動作,例如吹哨子、口琴、氣球。急性中耳炎、嚴重中耳積水時,不適合游泳。
5.盡量避免呼吸道感染。

耳痛、耳朵流膿是常見的耳朵問題,有些生活上的小細節,可以減低發病的可能。很多人喜歡掏耳朵或用棉花棒清耳道,這都是不正確的作法。平常只需以毛巾及手指輕輕擦拭外側、游泳後保持乾燥。不要平躺喝飲料、減少感冒、拒絕二手煙,則是保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