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血管瘤
小惠經過一段痛苦的艱熬,在產台上的她已聲嘶力竭,當寶寶宏亮的哭聲傳到耳裡,掩不住的淚水奪眶而出,多年來就盼望這一刻,心中真是高興、激動不已。當護士小姐把小寶寶抱給她時,她一眼就看見眼角邊一個很醒目、紅紅的東西隆起來,雖不大但很明顯,憂慮便隨之而來:那是什麼?小女兒以後怎麼見人?經過醫護人員的細心解釋,告知:「那是血管瘤,良性的。寶寶長大一點會消失。」這才釋懷。

血管瘤是惡性的嗎?
「血管瘤」名稱雖有個「瘤」字,但並非那麼可怕,屬於良性的;不過因為大小、發生部位不同,會有不同的影響。就像它的名字一樣,血管瘤是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生而形成一腫塊。在嬰兒階段,血管瘤是胎記的一種,算是最常見的腫瘤,100個新生兒中大約1∼2個寶寶會有此現象。絕大多數的血管瘤是偶發的,沒有基因遺傳的因素。
血管瘤需要治療嗎?
表淺的血管瘤
血管瘤可發生在表淺的皮膚或皮下的部位,也可以在深層組織、內臟器官中。表淺的血管瘤是紅色的、凸出的、界線分明的,像草莓般(彩圖二十、二十一)。有些表淺的血管瘤表面是平的沒有隆起,呈現紅色、不規則的形狀。另一種血管異常「鮭魚斑(Salmon patches)」也是紅色不規則斑塊,常見在後腦杓、眼皮、鼻子、上脣等處(彩圖二十二),但此並不是血管瘤。血管瘤雖然有時候一出生時就可以看到,但大多數在出生3∼4個星期出現,之後一段時間會比較明顯、變大,然後才逐漸消失,消退的過程顏色會慢慢變淡。所以有些人覺得血管瘤會長大而非常害怕。這類血管瘤有60%會在5歲以前消退,90∼95%的病人會在9歲前消退。
不過,血管瘤的大小和位置與其是否會自然消退並無絕對的關連性。一般好發的位置包括臉部、頭皮、胸部、背部等,不過任何部位均可能發生。可能只有一個,也可能好幾個、多發性的。統計上似乎女性較常有血管瘤。血管瘤有大有小,可能的併發症有潰瘍、感染及少見的出血問題。大的血管瘤比較會有潰瘍的併發症。血管瘤的另一個問題則是會不會影響該部位的功能?例如長在眼皮可能會影響眼睛的閉合,這方面的影響就與其大小和位置有關。
一般表淺的血管瘤大多數會自行消退,不需處理;不過需給它一點時間。因為處理也許會帶來更多傷害。但若影響到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或血管瘤持續擴大的時候,就必須考慮治療了。治療的方式包括手術切除、雷射治療、放射線治療以及局部注射藥物(類固醇、干擾素)等,需由專業的醫師來評估及治療。
深部的血管瘤
深層組織的血管瘤較為廣泛性、界線較不明確。可能形成囊泡狀,而其表面的皮膚可能是正常的或呈現藍色。有些時候表淺的血管瘤與較深的血管瘤同時存在。對於深層的或器官內的(例如:肝臟內)血管瘤常需要利用一些影像學的檢查(如:超音波、電腦掃描、血管造影攝影等),才能清楚了解其狀況。如同表淺的血管瘤,這類的血管瘤也會自然消退,大多數需要長期追蹤。對於一些有造成不良影響的、或持續擴大者,也是需要考慮治療的。例如長在頸部的血管瘤,可能會壓迫氣管而影響寶寶的呼吸狀況,此時則需要治療以維持呼吸。

血管瘤相當多樣性,可大可小、可深可淺,可能長在毫不起眼的部位,也可能位於重要器官。至於「美觀」上的考量若不會造成心理發展的負面影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待其自然縮小,是較好的選擇。在照顧上需注意避免外傷,保持清潔。若有任何變化,可以請醫師診治。

第二節 嬰幼兒常見的皮膚問題
小英才四個月大,媽媽帶他來門診就醫,媽媽一臉焦慮與疲憊,告訴醫師:「小英昨晚一直哭,很不舒服。這4天都拉肚子,一天解個7∼8次。看過醫師吃了藥,腹瀉是改善一些,但還是解很多次。而且這兩天很會哭,是哪裡不舒服?」仔細幫小英檢查,當尿片一打開,發現她的小屁股通紅且有破皮、潰瘍。告訴媽媽:「寶寶的尿布疹很厲害,才會一直哭鬧、不舒服!」媽媽說:「孩子一直拉肚子,換了很多尿片,每次擦屁股就哭個不停,不知該怎麼辦?」聽到媽媽說用「擦」的,心裡就為這個可憐的寶寶難過,真是活受罪。「媽媽,您不要再用面紙或溼紙巾擦他的屁屁了。解了便便後裝一盆溫水,用清水洗乾淨後,再用小手帕或柔細的面紙用壓的輕輕把水吸乾,然後擦上我開的藥膏。」

「尿布疹」怎麼辦?
「紅屁屁」是一常見的困擾,有些寶寶只要稍微延誤了換尿片的時機,馬上就出現「紅屁屁」。「尿布疹」常見於1歲以內的寶寶,包尿片的部位產生潮紅、浮腫,嚴重時產生水泡、糜爛或潰瘍(彩圖二十三、二十四),也就是會破皮。有時會併發黴菌的感染。
由於嬰幼兒的皮膚比較脆弱,受到各種激烈的刺激,微血管會擴張發紅。糞便中的一種蛋白質分解酵素與脂肪分解酵素,會破壞皮膚上的油質、蛋白質,對皮膚造成刺激、傷害皮膚。悶熱潮溼也會造成皮膚的傷害。小便與大便混在一起,也會加重皮膚的傷害。如果尿片的材質粗糙、鬆緊帶處不合適、大小不合適、包法不適當,也都會造成皮膚的摩擦、傷害,導致對摩疹、接觸性皮膚炎,這些也是尿布疹的一種。不過,有些寶寶都不會得尿布疹,有些寶寶稍不留意就紅屁屁了,所以天生皮膚的特質也有關係,換句話說,體質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歸納易造成尿布疹的因素如下:
1.體質因素:皮膚的狀況、排泄物的特性。
2.環境因素:高溫、潮溼的環境會加重皮膚的傷害。
3.尿片的質料:粗糙的材質會產生摩擦,吸水力不佳、通風不良會造成悶熱的狀況。
4.換尿片的次數:次數少易造成悶熱潮溼,或與排泄物接觸時間太長。
5.化學物的刺激:不適當的清潔劑或護膚油膏,反而造成皮膚的刺激。
6.疾病狀況:有腸炎、腹瀉的孩子,解便次數增加,產生尿布疹的機率也增加。另外有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的寶寶也較易得尿布疹。
那麼,我們該如何保護寶寶的皮膚,減少尿布疹發生呢?有尿布疹時,該如何處理呢?提出以下注意事項供讀者參考:
1.勤換尿片:最佳的預防與治療的方式就是「勤換尿片」,許多家長會認為已經選購吸水力很強的尿片,應該可以久一點再換1次。但再好的製品都有飽和的時候,勤換尿片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排便之後更要馬上換。平均每2∼3個小時就得換1次,尤其是喝完奶,要檢查尿片是否需要換。保持清爽乾淨是照顧寶寶小屁屁的最有效方法。
2.有效的清潔:排便後要用溫水清潔,避免便便殘留在皮膚上。光用衛生紙會擦傷皮膚,又擦不乾淨。而溼紙巾雖然出門時很方便,但許多的溼紙巾含有香精或香料,也會對皮膚產生刺激,在家最好還是用水清洗。
3.選擇合適的尿片:尿片的選擇,在本套書的《小兒照護實用篇》中有詳細的描述,原則上以吸力強、乾爽、舒適為主。另外也要注意合不合身,太大或太小都不好。鬆緊帶處的質料應柔軟不傷皮膚。傳統尿布雖比較環保,但比紙尿片更不易保持乾爽,使用時更需注意勤換洗。
4. 正確的使用藥膏:若有尿布疹時,必須請醫師診治,因為不同的階段,藥膏的使用也不相同。輕微發紅時,使用氧化鋅之藥膏就可以。若嚴重潮紅、浮腫時,對含有微量類固醇的藥膏有很好的反應,但不能長期使用。出現糜爛或潰瘍則需使用含有抗生素的藥膏,若懷疑有黴菌感染,則要使用抗黴菌的藥膏塗抹。所以有任何問題,一定要給醫師診治、對症下藥。
5.保持乾爽:有些人會使用痱子粉或中藥粉塗抹。在此必須提醒的是:若已出現尿布疹,一般痱子粉並沒有療效。若用於平常保養,則保持乾爽比擦痱子粉更重要。因為若使用痱子粉,但局部常常潮溼,則痱子粉會結成塊,反而增加皮膚的摩擦。也有人建議在清潔後使用凡士林塗抹,隔離、減少摩擦。對於較乾性的皮膚有幫忙,但本身皮膚油脂分泌較多者則不適用。
總之,避免尿布疹的二字訣就是「勤換」。
「新生兒毒性紅斑」與「胎火」有關
嗎?
「新生兒毒性紅斑」(彩圖二十五)是一種常見的新生兒問題,這是一種會自行恢復的皮膚表現,但名稱有個「毒」字,聽起來很嚇人,也使人直接聯想到「胎毒」、「胎火」,而想以「紅嬰水」、「退胎水」來去胎火,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不過,目前醫學仍無法解釋為何有此現象,但可以確定此皮膚變化是不需治療的。
「新生兒毒性紅斑」常於出生後3∼4天,在臉上、身體、四肢近端出現紅斑或膿皰,而會在2週內消失,不會留下痕跡。
「痱子」長不停 ,太熱了嗎?
痱子又稱為「粟粒疹(miliaria)」,這是悶熱以後常見到的一種皮膚變化。台灣氣候潮溼,加上許多人都怕小寶寶著涼,總是把寶寶包得密不通風,對寶寶的皮膚而言,都是一種罪受,不時冒出痱子。
由於皮膚長時間浸泡在汗水中、汗液排泄受阻或汗腺破裂,就會形成痱子。最常見的是臉上、背上的小紅疹;如果汗腺阻塞的部位較淺,就在皮膚表面的角質層下,看到像結晶型、1∼2mm的小水泡,常見於額頭。出生頭幾週的寶寶較明顯,尤其包裹較多的寶寶。通常保持涼快通風,很快就會消失痊癒,所以不需擦藥膏,對於疹子較嚴重者可以用一些含有收斂效果的痱子膏。寶寶的衣物應注意採用棉質吸汗的衣物,寬鬆乾爽為主。
「脂漏性皮膚炎」是什麼?
2∼3個月大的寶寶,有時可見到身體的毛髮處,例如眉毛(彩圖二十六)、皮膚皺褶、耳後、腋下、頭皮等地方,出現一些黃色的屑屑、或油質凝塊,就是脂漏性皮膚炎。頭皮上的脂漏性皮膚炎,嚴重時會形成一整層像帽子般的結塊。通常不會不舒服,不痛不癢,只是父母覺得礙眼。即使未治療,多在3∼4個月內消失。
發生的原因目前並不清楚,有人認為與皮脂分泌過多有關。一般不需治療,比較厲害的部位可以使用含有類固醇的軟膏,效果很好。至於頭皮上的結塊,若想要清除,可以在洗澡前先使用嬰兒油將其軟化,再用去角質或去頭皮屑的洗髮精清洗。清洗時可以輕微按摩搓洗,但不要勉強用力摳,以免傷到頭皮。
「溼疹」是過敏嗎?
溼疹是嬰幼兒期常見的皮膚問題,有些嬰幼兒的皮膚會出現一些潮紅、顆粒狀、粗糙的斑塊(彩圖二十七、二十八),若嚴重一些會轉變成水泡,出現分泌物,最後結痂。發生的部位尤其在臉部、兩頰、頭部、耳朵周圍、頸部,有些在身體、軀幹。很多寶寶在秋、冬季特別明顯。常常會反反覆覆發生,好了沒多久又出現。有些常流口水的寶寶在臉頰會出現溼疹,易流汗、包得較悶熱的寶寶,在頸部、皺摺處易發生。也有的寶寶因為接觸一些不適合的衣物而在軀幹出現溼疹或接觸性皮膚炎,例如有些寶寶對衣物上的金屬按釦敏感,每每在胸前、肩上出現紅疹顆粒斑塊。溼疹的狀況及疹子的型態是相當多樣性的。
另一種叫「異位性皮膚炎」,是過敏體質的人在嬰幼兒期常有的表現,多在1歲前發病,皮膚常見乾燥、潮紅、粗糙、脫屑,與溼疹的變化類似。疹子很癢,常常被抓破而發生繼發性感染,而讓皮膚更難恢復。發生的部位隨年齡而改變,嬰兒早期以兩頰、前額、軀幹、四肢伸側、頭皮為主。兒童期轉變成以四肢屈側為主,特別在手肘、膝關節、腕關節、踝關節的屈側。這類患者常有氣喘或過敏性鼻炎的家族史。
為什麼有些人會有溼疹,有些人不會?除了環境因素外,一般認為與體質也有關係。不過溼疹並不完全等於「異位性皮膚炎」,或一定代表過敏體質。但嚴重的溼疹,無法完全與異位性皮膚炎的疹子區別,必須靠部位、家族史來幫忙判別。所以不是看到嬰兒有臉部溼疹,就說他有異位體質,但厲害的、慢性的溼疹,發生在異位性皮膚炎的好發部位,有過敏體質的可能性就相當大。
如何照顧「溼疹」的寶寶?
溼疹的寶寶居家照顧應注意下列事項:
1.若有溼疹時,可以使用治療性的藥膏塗抹,應該請醫師診治,因為藥膏的種類,應依部位及疹子的型態作選擇。
2.若是很癢,可以口服止癢的抗組織胺。
3.應注意修剪孩子的指甲,避免抓傷皮膚。
4.保持乾爽、通風的環境,避免悶熱、流汗、潮溼。
5.保持清潔,但不應過度使用清潔劑、使用太刺激的清潔劑,或太用力清洗。
6.注意衣物的質料,不要有太多的粗糙面、金屬物或化學染料。
7.若溼疹嚴重、或有異位體質,應同時注意過敏原的避免(參考第1章第八節過敏兒的照顧)。

嬰幼兒的皮膚是較脆弱的,需要更多的關注。悶熱、潮溼是對皮膚最基本的傷害,而寶寶又是很怕熱的。平常的衣著要適當,不要過多的包裹,保持寶寶的清潔乾爽。若有需要治療的皮膚變化,應按照醫師指示用藥。雖然許多皮膚用藥含有類固醇,這是治療上必須的,適當使用並無明顯副作用,不需過於排斥。不過,濫用此類藥膏當然也不好。

第三節 會出疹子的疾病

小翔才6個月大,這兩天燒燒退退,沒有咳嗽、流鼻水、嘔吐、拉肚子,就只是發燒。體溫上升時小翔就懶洋洋,一退燒則照常玩耍,食慾稍微減退。看過醫師,也沒有特別的發現,醫師交代:「要觀察症狀的變化,注意有沒有其他的現象出現,例如會不會出疹子?」果然,在第3天晚上洗澡時,媽媽發現有一些小紅點出現,但不多。不過睡個覺起來,發現小翔全身都長了疹子,臉上也變成小花貓了。不過似乎不發燒了。媽媽帶小翔複診,醫師告訴媽媽:「這是病毒疹的一種,像玫瑰疹。過幾天慢慢會消,也會逐漸退燒了,不需再吃藥,也不用擦藥。」3、4天後,小翔果然恢復了原有的面貌,沒留下任何痕跡。

什麼是「病毒疹」?
幼兒時期,許多的疾病都會出現皮膚的表現,其中一類為病毒感染所引起的,這類我們就通稱為「病毒疹」。由於病毒侵犯身體所產生的反應,表現在皮膚上,就呈現各式各樣的疹子。有些病毒會有屬於自己特別的疹子,像是大家所熟知的水痘、麻疹、德國麻疹、手足口病(彩圖十七)、玫瑰疹之類,這類病毒感染有經驗的醫師可以根據疹子的型態、分布和病程診斷出來。另外有一些病毒疹並沒有特徵,只是在發燒幾天後皮膚出現了紅色斑點(彩圖二),無法用肉眼區分是屬於哪一種病毒感染。許多老人家一看到疹子,就想到出麻疹,事實上現在麻疹已經很少了。
有些家長知道是病毒疹以後,都會問:「是什麼病毒?」當醫師說:「沒辦法區別」時,家長會懷疑醫師的診斷能力。事實上病毒的種類相當多,甚至許多是屬於未被發現命名的,而病毒培養需要較長的時間,有的需1個月才有報告,曠日廢時。而大多數這類的病毒感染為良性的、自限性的,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不治療也多會自己好。所以對於會出疹子,又沒有嚴重症狀的病毒感染,多觀察即可。
以下簡單介紹幾種常見的病毒疹,大家可以參考本套書的《認識傳染性疾病》一書。
水痘
疹子由紅斑、凸起的丘疹、水泡、膿皰、結痂,依序變化發生,但又有快慢的差異,所以可以同時看到各階段的疹子是其特徵。分布以軀幹為主,之後向臉部、肩部、四肢蔓延。奇癢難忍,有時又會發燒、頭痛、倦怠、厭食,不舒服(彩圖二十九)。
玫瑰疹
常在發燒3∼5天左右出現疹子,軀幹先出現紅色斑丘疹,很快的蔓延到四肢和臉。偶而伴隨厭食或不安,常常精神很好,出疹子後就退燒了。
手足口病或其他的腸病毒感染
手足口病以手、足、口出現水泡為主,有的腸病毒感染只是出現非特異性的病毒疹而已。請參考第5章相關內容。
還有哪些疾病會出疹子?
除了病毒疹外,還有一些疾病也會出疹子。常見的像是鏈球菌感染造成的「猩紅熱」、葡萄菌毒素造成的毒性皮疹、川崎病,自體免疫疾病也會出現皮疹。
猩紅熱
發燒、扁桃腺紅腫、或有白色滲出物,皮膚出現紅色斑點,摸起來像砂紙一樣粗粗的。有些會有草莓舌、手肘皺褶處會出現特別的色素沈著(彩圖三十)。疹子消退的過程會有脫屑。診斷上可以靠喉嚨的細菌培養來確定,且須用抗生素治療,否則嚴重時會引起敗血症而致死。
川崎病
川崎病是一種黏膜皮膚淋巴腺疾病,病因不明。病人會高燒5天以上、出疹子(彩圖三十一)、頸部淋巴腺腫、眼睛紅、草莓舌、嘴唇乾裂(彩圖三十二)、手指腳趾浮腫脫皮(彩圖三十三)。無法光靠疹子來診斷,必須配合其他的病徵。診斷條件需符合,並且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有些會有冠狀動脈的影響,可由心臟超音波偵測。確定診斷時,一般建議使用免疫球蛋白、阿斯匹靈治療。詳細資料可以參考本套書的《認識心臟血管疾病》一書。
出疹子時要如何區別?
嬰幼兒的發疹性疾病相當多,許多時候也無法一眼就認定為何種疾病,而必須靠整個病情來診斷。所以如果家長可以注意到一些重點,就能提供醫師更有價值的資訊。家長需要觀察或留意下列事項:
1.有沒有發燒?是同時出現?還是先發燒再出疹子?發燒幾天後出疹子?或者出了疹子才發燒?
2.出現水泡嗎?水痘、手足口病一看到水泡,就知道了。
3.疹子的發展從哪一部位開始?擴散的方向?速度?疹子是分散還是會融合在一起?還在長新的疹子嗎?開始消退了嗎?消退後有痕跡嗎?
4.接觸的人中有沒有類似的狀況?
5.有哪些相關的症狀?

發疹不能吹風嗎?要如何照顧發疹的寶寶?
傳統觀念認為出疹子不可以吹風,作者認為重點應不在「風」,而是不要出入公共場所,少出門。因為許多疹子是傳染性的,出入公共場所會增加病菌的散播,而且也擔心本身又受到其他病菌感染。而多休息是最好的「良藥」。所以孩子出疹子要請醫師診治,多休息、維持適當的水分與營養,依醫師指示服用藥物,並且保持皮膚清潔。不要隨便塗抹藥膏或保養品,減少流汗以維持清爽。若真的很癢,可以服用止癢藥物,或使用藥膏。小寶寶要注意指甲的修剪,避免抓傷皮膚。

疹子千百樣,很難一言道盡。最好提供相關症狀,請醫師診治,針對個別疾病處理。即使一時無法判斷是何引起的,也不必慌張,「小心觀察,細心照料」是不變的「絕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