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概論

呼吸道感染的介紹
人體呼吸道有許多解剖及生理上的特性,譬如咳嗽的機制、氣管和支氣管分泌黏液及纖毛運動、分布其間的淋巴組織及會厭的構造等,這些都提供了對呼吸道組織可能造成傷害的外來物質的防禦體系。但當人體的抵抗力變差而發炎時,則會表現出呼吸道感染的症狀。

哪些情形容易導致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疾病的類型和身體的反應,可依下列不同的原因而有差異:
致病菌的特性
致病菌的種類不同,其毒性和好發的部位也不相同,臨床症狀和嚴重程度也互異。
致病菌的多寡和接觸次數的頻繁程度
病原體接觸得越多、越密集,造成嚴重感染的可能性就越高。這就是為何待在托兒所的孩童得到呼吸道感染的比率相較其他小孩為多的原因,幼稚園的小朋友也是同樣的情形。

幼兒的年齡和抵抗入侵病菌的能力
托兒所和低年級的幼兒比較容易接觸致病菌,但相對的學齡兒童對抗感染的能力比嬰兒和幼兒為強。而6個月大以後的嬰兒,因為由母體給予寶寶的抗體也隨著時間漸漸減少,所以也比較容易得到感染,發燒的機會也較多。因為6個月大後小寶寶開始長牙,所以民間有舊的觀念認為長牙會發燒,其實是因為時間上巧合的緣故。

幼兒的呼吸道構造差異
因為小孩的呼吸道較狹小,所以有發炎、呼吸道水腫時造成的狹窄會比較明顯,鼻塞、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難的情形也較常見。有經驗的父母親都經歷過小孩因為呼吸道感染,造成鼻塞而無法入睡的情形。

身體的營養及一般狀況
營養不良、貧血、偏食和免疫力不全的小孩都比較會受到感染。

罹患影響呼吸道的疾病
譬如過敏、先天性心臟病、咽喉或氣管軟化症等的情形,都會減弱呼吸道的防衛機轉。

造成呼吸道感染的各種病因
呼吸道可因為多種不同的致病原而造成感染,其中以病毒占大多數,尤其是上呼吸道的感染。而可能造成原發或續發性感染的致病細菌有A族B群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行性嗜血桿菌和肺炎雙球菌等。其中A族B群溶血性鏈球菌尤其重要,因為這種細菌可引起急性感染,如猩紅熱等,倘若沒有很好的治療,一部分的病童也會在上呼吸道感染以後引發較嚴重的併發症,如腎絲球腎炎、風溼熱等。

呼吸道感染時會出現的症狀
小孩對於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反應和表現比成人來得明顯,而嬰幼兒又比大小孩的表徵更為嚴重,尤其是6個月到三歲大的幼兒更是如此。臨床上,小孩在呼吸道感染的徵狀有:

咳嗽
這是呼吸道感染常見的症狀,咳嗽的情形有乾咳、咳嗽有痰、連續的咳嗽等。類似狗吠的哮咳在哮吼症可見到;帶有咻咻聲的咳嗽也常見於氣喘的病患;百日咳的病童常咳到面露倦容,都快沒力氣了還在咳嗽,甚至咳到嘴脣都呈現發紫的厲害程度。

鼻塞、流鼻水
嬰幼兒的鼻道較小,很容易因為鼻黏膜腫脹和滲出液造成阻塞。嬰兒用口呼吸也會感到困難,所以鼻塞很容易影響呼吸、食欲和睡眠。

發燒
發燒是人體的免疫力在對抗外來病原體時的正常反應,大多數的小孩在呼吸道感染時會發燒,6個月到三歲大的幼兒,即使只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體溫也可能升高到39度乃至40度以上。

呼吸急促
因為嬰幼兒的呼吸道較狹小,而且6個月大到一歲半的小孩也很容易得到病毒感染而罹患細支氣管炎,所以常呈現呼吸急促、呼吸變快甚至呼吸困難的情形。當病情嚴重時,也可能造成胸部二邊的肋骨下凹陷或是肋骨間凹陷的症狀。

厭食
食欲變差是大多數小孩生病的共同表現,也是很多家長特別在意的情況,還好隨著病情的恢復,食欲也跟著變好,所以食欲恢復也是臨床判斷病情的一個指標。

嘔吐或腹瀉等胃腸症狀
呼吸道感染時,常常會有腸胃道感染的症狀出現,因為病毒也可能侵犯到腸胃道,病毒感染的小孩也會腹瀉,原因就在此。而在細支氣管炎的小孩也常碰到拉肚子的情況,還好往往是輕微且暫時性的。有些小孩的上呼吸道,如咽喉及扁桃腺特別的敏感,一受到感染刺激就會表現出噁心、嘔吐的現象。

嬰幼兒熱性痙攣
在數個月大到三歲的小孩中,每一百個中就有約3個左右,會因為體質的關係,在體溫突然升高超過了38.5度甚至39度以上而造成抽搐的現象。呼吸道感染也是最常見到造成這些小朋友急性發燒的原因。

治療呼吸道感染的方法
除非有嚴重的合併症發生,絕大部分的呼吸道感染可以在門診中治療,治療的重點在緩解臨床的症狀和減輕合併症的問題,所以臨床上兒科醫生會給小朋友症狀治療的藥物,包括退燒藥、抗組織胺(也就是止流鼻水藥物)、化痰止咳藥、支氣管擴張劑等,若有細菌感染及併發症的徵兆時,會加上抗生素的使用。病童在家中的照料應注意充分的臥床休息,補充水分和營養。

發燒的處置
所謂發燒,一般是指體溫(耳溫或肛溫)超過37.8∼38度以上,而兒科醫生會建議家長在小孩的體溫超過38度時給予解熱退燒藥物,若有頭痛時也可以給予同樣的藥物。若是在口服退燒藥物一個鐘頭以後仍有發燒的情形,則會給予另一種口服或塞屁股的退燒藥備用。
因為咳嗽是人體排出呼吸道中異物或分泌物的自然防禦機制,當鼻子或氣管中有很多分泌物時,一般兒科醫生會盡量避免使用咳嗽抑制劑,因為讓小朋友將痰或分泌物咳出對病情才有益。所以醫生較喜歡開化痰藥而比較少開純止咳的藥物。

鼻涕的處理
對於局部的治療方面,較大的小孩在處理鼻涕上較不會有困難,但家長要教導他們在咳嗽或擤鼻涕時以衛生紙或手掩住口鼻,並且如何處理使用過的衛生紙。對於嬰幼兒鼻子分泌物的清除,家長在餵食前可以用嬰兒用的吸鼻器或有橡皮翼的空針筒來清除,但要記得應有二個大人配合,一位固定小孩頭頸胸部,另一位來清除分泌物,才不至於因小孩掙扎造成鼻腔的受傷。
雖然大部分的急性咽喉炎80∼90%是由病毒引起,依病情的需要,醫生仍會對小孩的喉頭部位做喉嚨分泌物的細菌培養,以排除上述A族B群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的可能性,倘若培養的結果是由這種細菌所引起,則要給予足量的抗生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