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內科主任 林毓萌 醫師
前言
膽汁由肝細胞合成,主要功能在幫助脂肪的消化。膽管系統分布在整個肝內,從肝細 胞表面凹槽形成的微膽管開始,逐漸匯流成小膽管、左右肝內膽管再穿出肝外成為總 肝管,與膽囊交匯後成為總膽管,最後流入十二指腸。膽管癌可以從任何有膽管的地 方產生,包括肝內膽管及肝外膽管。膽管癌(或者叫膽道癌)是一少見的癌症。它的 預後與它生長地點及大小有關。唯一有效的治療是把腫瘤全部切除,但這種機會不大。 若腫瘤無法完全切除,則治療的目標應放在症狀的解除,包括膽汁引流及疼痛控制。
膽管惡性腫瘤的類別
大部份的膽管惡性腫瘤為腺癌,來自膽道的上皮細胞。其他尚有鱗狀上皮細胞癌,肉 瘤等。不論類別為何,治療的方法都一樣。決定治療方法的因素在腫瘤的擴散程度。
膽管癌如何擴散?
膽管癌可向外擴散進入肝組織中,也可沿著膽道表面擴散到其他膽管,或順著淋巴系 統轉移到肝區淋巴結,最後再擴散到其它地區的淋巴結及腹內其它器官。在膽囊管 附近長出來的膽管癌則可侵犯到膽囊。
膽管癌的篩檢
膽管癌的診斷
1. 身体檢查:
身体檢查通常無特殊發現,既使有些異常也常會先想到其他疾病,而非膽管癌,這些可能症候有:
(1) 黃疸。
(2) 發燒。
(3) 右上腹腫塊併有壓痛。
(4) 大而硬的淋巴結。
(5) 下腿水腫及腹水。
2. 血液及其它檢驗:
針對黃疸,通常會做一些檢驗,以確定有無膽管癌,但這些檢驗結果並無法與其它
較常見的疾病所引起的黃疸做區分。
(1)完整的血液相:病人可能會有血紅素降低(貧血),但白血球正常(不像膽管炎)。若白血球增加,則癌症及膽管炎二者都可能,故無法區分。
(2)
肝功能檢驗:通常會不正常,尤其膽紅素濃度及血清鹼性磷酸酵素會提高。它
們的增高表示膽汁排泄有阻礙。
(3) 血液凝固能力檢驗:有 "凝血酵素元時間" 及
"活化部份凝血酵素元時間" 二
種。若延長,表膽管癌引起的阻塞已影響到肝臟功能。
3. 影像學檢查:
(1).
超音波:超音波可以看到阻塞區以上的膽管擴張現象,也可以直接找到腫瘤本
身。
(2). 經皮穿肝膽管攝影術(PTC):此法是用細針插入擴張的膽管,打入照影劑,
再用X光照像。它可以把膽管走向及分枝明顯的表現出來,並照出阻塞地點。
(3). 經內視鏡逆行性膽管胰管攝影術(ERCP)。此法是先把十二指腸鏡經口、胃放
到十二指腸,找出膽管及胰管的開口,由此開口放入一條導管,經導管打入照
影劑,也可以把整個膽管路線圖照出來。有時ERCP與PTC必須都做,才能把膽
管阻塞的原因及地點找出來。其正確診斷率高達90%。
(4).
電腦斷層攝影:可以評估腫瘤的大小及對鄰近肝臟、淋巴結及其它腹內器官組
織的侵犯程度。但若腫瘤僅限於膽管內,則斷層攝影常無法找到。
(5).
核磁共振:功能與電腦斷層攝影相同,可以用來評估腫瘤侵犯程度。
(6). 胸部X光:當膽管癌的診斷已確立後,應做胸部X光檢查,以確定有無肺部轉移。
4.
內視鏡及切片:膽管癌的證實必須有病理檢查或細胞學檢查。不論使用粗針做切片或用細針做抽吸
都可以。至於獲得癌組織的方法,可利用超音波來引導或在做ERCP時去取得。有時
膽汁內也可以發現癌細胞,是膽管癌特有的變化。若腫瘤位置不明顯或太小,則要
獲得癌組織並不容易。
膽管癌的分期
已有一套TNM分期系統用來分出膽管癌的期別,但以治療的眼光來看,只有二期--局部 期及無法切除期。
治療後追蹤
局部癌症切除後,仍須小心翼翼地追蹤,因為再發的腫瘤若太晚發現將失去再開刀的 機會。在術後一年內的追蹤中,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攝影應每二-三個月做一次,以期能 早期發現復發,而有再開刀切除之機會。
膽管癌的支持療法
1.
膽管阻塞引起黃疸、皮膚搔癢及感染,可用膽汁引流法來處理。若止癢效果不理
想,可用抗組織胺或抑制膽汁再吸收的藥物來處理。
2.
大量的麻醉性止痛藥可用來止痛。不過若肝功能已有明顯變差,則此種藥物的使
用應特別小心,以免副作用太強。
3. 非類固醇類的消炎藥有時對止痛也有不錯的效果。
4. 少量多餐有時必要,尤其胃容量被腫瘤壓迫而變小時。
5.
利尿劑可以減輕腹水及小腿水腫,但使用時仍須小心,以免引起腎機能的失衡。
6. 噁心症狀可用一些止吐劑來控制,必要時也可用栓劑。
7. 胃口變差可用Megace來改善。
8.
睡眠失常在這種病人很常見,可用安眠藥來改善,但因此類藥都經由肝臟代謝,
所以也必須小心使用。
一些您必須詢問的重要問題
1.
關於我的腫瘤能否開刀,我可以再問別的醫師嗎?
2. 我可做內引流,把膽汁排入腸中,而不必做体外引流嗎?
3. 我適合在其它醫學中心做試驗性治療嗎?
4. 放射線及化學治療會帶給我多少痛苦及多少好處?
5. 有任何方法可以提高我的生活品質嗎?
6. 若腫瘤已無法切除,則其它治療值得做嗎?
肝癌依病理組織可以分為四種,即血管癌Hemangiosarcoma、膽管癌Cholangiocarcinoma、肝原細胞癌Hepatoblastoma及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其中以肝細胞癌最多(佔所有肝癌中84%)次為膽管癌(約13%)血管癌及肝原細胞癌較少。 |
中山正子造影中心主任 關少雄 |
膽道癌亦稱為膽管癌(bile duct carcinoma),是較少見的原發性惡性肝腫瘤。與另一種原發性惡性肝腫瘤──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相比較,其臨床症狀、診斷及流行病學特徵各方面皆不相同。膽道系統分布在整個肝內,從肝細胞表面凹槽形成的微膽管開始,逐漸匯流成小膽管、左右肝內膽管再穿出肝外合成為總肝管,與膽囊交匯後成為總膽管,最後流入十二指腸。膽管癌可以從任何有膽管的地方產生,包括肝內膽管及肝外膽管。通常我們把膽管癌分為兩型:肝門型及週邊型兩種,前者即使腫瘤很小也可能造成阻塞性黃疸,後者往往像肝癌一樣在肝臟內形成一個病灶佔住部分肝臟,直到末期才會有黃疸之症狀。不論是那一型,預後都很不好。
致癌原因
膽道癌與肝細胞癌不同,並沒有所謂高危險群病人,也缺乏特有的腫瘤標記作為診斷,且與肝炎病毒感染無直接的因果關係。膽管癌之成因至今未明,可能的原因包括:中華肝吸蟲,膽石症,膽管炎,先天性總膽管囊腫,潰瘍性大腸炎等,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肝內結石症,臺灣地區約有50一60%的肝管細胞癌伴隨有肝內結石;而約有4一11%的肝內結石會合併有膽管細胞癌。肝內結石與膽管癌相互間的因果關係,討論很多,但仍沒有定論。由於影像診斷的進步以及臨床醫師的警覺性,肝內結石被診斷伴隨有膽管癌的比率日漸增加。肝內結石可以說是膽管癌的危險因子,但術前的正確診斷非常困難。有許多文獻報告肝內結石症合併膽管癌,可能是因為肝內結石造成膽道長期的干擾破壞,引起膽管炎及膽管細胞異常生長,最後導致癌症發生。許多學者主張對於局限於左葉之肝內結石症,應儘可能切除左葉,以預防發生膽管癌或漏失診斷同時存在之膽管癌。
症狀
診斷
對於早期膽管癌目前無任何篩檢方法,也沒有特定之腫瘤標記可以供診斷參考。血清癌性胚胎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之昇高,並不具診斷意義。影像學檢查對於診斷膽管癌則是必要的,包括:
(1).
超音波:可以看到膽管擴張現象,也可能直接找到腫瘤本身。
(2). 經內視鏡逆行性膽管胰管攝影術(ERCP)。將內視鏡放到十二指腸,找出總膽管及胰管的開口,由此開口注入顯影劑,可以把整個膽道系統顯示出來,將膽管阻塞的原因及地點找出來。
(3). 經皮穿肝膽管攝影術(PTC):使用細針插入擴張的膽管,打入顯影劑,再用X光照像。可以把膽管系統分枝顯現出來,並找出阻塞的位置;必要時也可以同時留置引流管(PTCD)作膽汁的引流。
(4).
電腦斷層攝影:可以評估腫瘤的大小及對鄰近肝臟、淋巴結及其它腹內器官組織的侵犯程度。但若腫瘤僅限於膽管內,則斷層攝影常無法找到。
治療
手術切除是唯一有效治療方法。如果伴隨有肝內結石,當然必須另加總膽管切開及引流。若病人有併發黃疸或膽道感染,則必須先放膽管引流管,把併發症控制下來後,再考慮開刀切除腫瘤。如果無法手術切除,則可以採用姑息之手術引流或長時間置放PTCD引流管。放射線對膽管癌的治療效果不錯,對於無法切除之膽管癌可以考慮放射線治療。而化學藥物治療等則雖然可以使腫瘤縮小,但效果並不好。
膽管癌,顧名思義,是由膽管長出來的癌症,可以長在肝裡面的膽管,也可以是長在肝臟外面的膽管癌;長在肝裡面的膽管癌跟大家俗稱的肝癌,同樣都是肝臟原發的癌症,應是「兄弟幫」,不過,在台灣,肝癌的發生率遠超過膽管癌,相差在十倍以上,所以肝癌變得大名鼎鼎,而膽管癌相對的就變成沒沒無聞了。
膽管癌是非常罕見的癌症,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手術切除全數腫瘤。但是膽管癌早期發現不易,能全數切除腫瘤的機會不大,大多只能採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五年平 均存活率最高只有25%。
醫界指出,膽管系統分佈在整個肝內,膽管癌可以從任何有膽管的地方產生,包括肝膽管及肝外膽管,是一種罕見的癌症,大部分的膽管惡性腫瘤為腺癌,來自於膽道的上皮細胞。
膽管癌可以向外擴散進入肝臟組織,也可以沿著膽道表面擴散到淋巴系統轉移到肝淋巴結,最後再擴散到其它地區淋巴結,以及腹內其他器官。
奇美醫院指出,膽管癌沒有特別的症狀,即使有些異常,通常也會先被想到其他的疾病,而非膽管癌。較有可能的膽管癌症狀為﹕黃疸、發燒、右上腹腫塊併有壓痛、大而硬的淋巴結、下腿腫脹及腹水。
通常膽管癌長得很慢,症狀也非常模糊,感到疼痛時,往往表示病情已到末期。最適當的治療方式為開刀,只有極少數的患者因早發現還來得及開刀,但不幸的是,大部分的膽管癌仍會再發。
化學治療或是放射治線治療可以幫助解除症狀,但不可能消除所有的癌組織,只能提昇生活品質。
膽管癌的危險因子包括有容易產生良性的硬化性膽管炎及惡性膽管癌;先天性膽管構造異常者,如總膽管囊腫也較容易產生膽管癌;感染中華肝吸蟲者也較容易引起膽管癌。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請原諒、請包涵!對一個局部無法手術根除的膽管瘤,您若期望我將其根治,那您必定對我失望!但如果您要求再降低,期望我時控制病情,或有可為!若您要求再降低一點,期望我能來減輕您的痛苦及改善生活品質,我們誓死為您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