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惡性腫瘤(結腸直腸癌)

什麼是結腸直腸癌?

大腸直腸是消化系統的最末段,其解剖位置如圖所示。可大略分成幾部份,其起於右下腹大小腸些接處的迴盲瓣,向上為升結腸,橫過上腹部的橫結腸,到左上腹的脾曲處轉向下為降結腸,接著乙狀結腸再到直腸出肛門,恰繞腹部一周。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及一些礦物質,與極少數的養分,並將剩餘未吸收的殘渣與腸道的代謝物經由肛門排出體外。消化道簡圖

而一如身體與其它消化道器官,大腸直腸上的任何組織細胞T都有可能發生癌變,但主要還是來至於最內層的表皮細胞,其發生的腺癌佔大腸直腸癌症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以後的章節若無特別說明,所指的大腸直腸癌均來至於此。其它較常見的惡性腫瘤如下:

這些腫瘤的治療與預後種種都和腺癌不同,在其它文章另有介紹。

一般說來結腸直腸癌的發生通常是經過好些年,在真正癌細胞出現之前會有一些癌前病灶,譬如說大腸腺瘤,其上的細胞逐漸發生變性,慢慢轉化成真正的癌瘤。而由不同解剖部位長出的腫瘤,其發生率與主要的症狀也會有所不同,其治療與預後也有差異,尤其是直腸部份,因此在一些章節會分開敘述。

下一篇
馬偕紀念醫院消化系內科(胃腸肝膽內科) 消化系內科首頁系統維護人 :GImaster
Copyright (c) 1997-2012; MMH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