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慢性B型肝炎還有其他新方法嗎?
干擾素之外的新選擇
「醫師!怎麼辦?我是不是沒希望了!」
「GOT GPT 經過的這兩三個月,還是這麼高!如何是好?會不會肝硬化?」
「有沒有什麼更好的藥物?自費買也沒關係!」黃先生惶恐的說著。
也難怪他緊張,四十出頭,小孩上了國中,事業方有成,經濟上也再無壓力,人生美好的一切似乎才開展來。怎知B型肝炎帶源多年,近日卻發作起來,雖無黃疸,肝功能指數持續在四五百間跳動,人也覺得疲累。試過不少中西醫,服了各種保肝片、肝藥,仍然無法解決問題,怎叫他不心疾如焚。
台灣的慢性B型肝炎帶原患者幾近百分之二十,雖然由於實施肝炎疫苗的注射,降低了年輕一代的感染率,但在這寶島上還有三百萬左右的帶原者,這些人莫不企盼有能真正治癒此疾的方法出現。不容諱言,對B型肝炎的治療,到現在還是頗令人失望。不過雖然無可根治之藥,干擾素的使用還是提供了一個降低B型肝炎發炎的情況,增加 e 抗原的反轉消失,促使 e 抗體的出現。可惜這種干擾素治療方式僅能以注射方式給予,同時也有不少副作用,價位又高,在這經濟不景氣年代更非人人付的起。然而現在有了新選擇!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FDA)在1998年歲末送了一個聖誕大禮!核准了 lamivudine 來治療B型肝炎「 lamivudine是學名,商品名為Epivir HBV、簡稱 3TC」,相信很快也會引進國內,藥廠在台灣也以在做市場調查,與包裝的設計。台灣的患者也等待衛生署的核准吧!
在使用新藥物之前,也需多認識一下這 lamivudine,俗話說是藥必也就是毒! lamivudine 是一個口服劑型的藥物,中文商品名未知,起初它是用來治療愛滋病的藥物,後來注意到愛滋病患合併有B型肝炎,在接受 lamivudine 後,其血清中B型肝炎病毒也下降,肝臟發炎得到緩解,因此在各醫學研究機構正式研究它用來治療B型肝炎 。
lamivudine 它的作用幾轉,是經由介入B型肝炎病毒的 polymerase ,導致病毒 DNA 合成中斷,抑制反轉錄脢。而對哺乳類的 α、β、γ等 polymerase 都是弱抑制劑,因此對人體其他細胞影響不大。過去在活體動物模式試驗;鴨子與人猿,發現鴨子的B型肝炎給予兩週lamividine 後可減少其病毒濃度,停要四天後可見其上升。在感染B型肝炎的人猿給予藥物也有類似結果。 lamivudine 有很好的口服吸收率,服藥0.5至2小時內達最高濃度,藥物的吸收與飲食無關,所以進食前後都可以服用,美國有溶液與錠劑劑型,他們可達血液濃度相同,可相互取代。其分布體積與劑量與體重無關,與蛋白結合力低,小於36%。其代謝大都以原形排至於尿液,僅4.2%左右代謝為 trans-sufoxide。由於經腎臟排泄,腎功能異常者須調節其藥量。肝功能異常者並不須改變劑量。
在人體試驗,藥廠官方報告,治療B型肝炎每日使用100mg是目前建議的使用劑量,是愛滋病患者服用此藥的劑量的三分之一。治療後B型肝炎病患的肝功能與症狀約百分之五十六會改善,服用安慰劑的肝炎患者則只有25%,HBeAg 消失率在15-17%,比自然消失反轉綠來的高,但干擾素單獨使用半年的效果相差不大。在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報告也有雷同的結論。使用在合併其他病毒感染的效果,例如合併有C或D型病毒感染,仍未有研究報告。
就藥價而言,據聞在美國B型肝炎患者每天用藥的大盤批發價約為3.41美金,相當台幣一百一十多元,推測若在台灣上市,其零售價可能在兩百元以上吧!相較干擾素的費用,便宜的不少,也可能比起一些檳榔族每天的花費還省些。
了解至此好像不錯,但是還是有些注意事項:有過敏病史者須留心。乳酸中毒與嚴重肝腫大併膽汁滯留者也須小心,曾有使用這類藥物致死案例。任何使用 lamivudine 之前也應先驗愛滋病,因其治療濃度比在治療愛滋病為低。想要服用 lamivudine 的B型肝炎患者,最好在治療前和治療中都得進行HIV病毒檢測,以避免感染愛滋病毒不知,而長期服用低劑量 lamivudine 後,造成愛滋病毒的抗藥性,這問題在台灣雖然還不重要,還是得小心,畢竟愛滋病的患者一直在增加中。另外有些病例可能因停藥後,肝功能變壞,停藥時須留心。亦有使用發生胰臟炎的案例。其他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貧血、肝腫大、血液乳酸堆積等。也未有孩童與懷孕婦女使用經驗,在懷孕藥物單全性上,它的分類屬於C級。
此外有一點必須再強調的,lamivudine 還是無法真正治癒B型肝炎,但是它可以抑制B型肝炎病毒反轉錄脢,抑制其繁殖,減少肝細胞的發炎反應,有效恢復B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至於它對日後肝硬化與肝癌發生之影響或預防,則尚未有評估報告。目前建議服藥的時間是一年,但是服藥一年後,該停藥或再服用多久呢?若肝功能停藥後又異常,醫界還沒有得到結論。單獨與干擾素比較,或合併使用的效果,也有待評估。也已今有些基因研究指出,使用 lamivudine 後,有部份B型肝炎病毒產生突變與抗性,其 Polymerase 中發生突變,氨基酸排列 (position 522) YMDD的 methionine 變成 valine 或 isoleucine,或(positive 528 ) leucine 被 methionine 取代。有YMDD 突變的B型肝炎,較野生型的肝炎病毒複製力稍差,但對 lamivudine 的感受力也較差, lamivudine 使用愈久突變率也愈高。這突變的臨床意義,目前尚未知曉。
總之,新藥或新療法的出現,總給人無限希望,但是在高興之餘也需了解它真正的作用,與治療的極限。或許它解決的一部份的問題,會不會在帶來更多的問題呢?這就不是本文所能解答的了。
數日前,黃先生不知透過何種管道,經由友人於美國帶回 lamivudine 在服用了!藥物作成菱形狀,看起來像是白色的威而剛。提醒他注意藥物的副作用,肝功能需繼續追蹤檢查,然後祈禱治療有用!
作者:王蒼恩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