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醫療中心
國際醫療中心
服務項目
子宮內人工授精(IUI) |
子宮內人工授精(IUI)是以注射排卵針劑誘導排卵,超音波偵測卵泡數目、大小,調整藥物劑量,預測排卵期,在排卵日當天,將先生取出來的精液,經洗滌篩選濃縮後,將活動力良好的精子經由子宮頸管注入子宮腔,藉此達到懷孕的協助性人工生殖方式。每次的懷孕率約為20%。 適應症: |
試管嬰兒(IVF-ET) |
試管嬰兒(IVF-ET)是以注射排卵針劑誘導排卵,超音波偵測卵泡數目、大小,調整藥物劑量,決定取卵日,以超音波導引經由陰道將卵取出人體外,與先生的精子在體外完成受精後,培養成為胚胎,取卵後三~五日將胚胎植入子宮,黃體期藥物補充。由陰道經過子宮頸,將胚胎植入子宮腔內稱之為IVF-ET。治療時間約需3-4週。試管嬰兒的懷孕率約為50%。 適應症: |
顯微操作技術 |
卵細胞質內單一精蟲顯微注射技術 ICSI(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在顯微鏡下將一隻健康的精蟲直接注射入卵子內,可提高卵子的受精率,等受精卵發育為胚胎後再植入子宮腔。懷孕率約40-50%。 適應症: 1.對於男性不孕症如精蟲過少、活動力不良、型態畸型率偏高 目前經由特殊染色與顯微鏡放大後的觀察,根據外型正常的精子比例,可以預測精子對卵子的受精能力和懷孕率,而且預測的準確度與穩定性比現有的其他方法都高。由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人工授精的分析結果,發現正常形態精子超過 9 % 的患者,懷孕率為29.9 %,正常形態精子比例介於 9 % 和 4 % 之間的患者,懷孕率降為18.5 %,而正常形態精子少於 4 % 的患者,懷孕率更下降為3.8 %,這項研究結果顯示如果正常形態精子多於 4 % 的患者,人工授精仍然可以當作第一線的幫忙受孕方法,但如果正常形態精子少於 4 %,人工授精便幫不上忙,必須借助試管嬰兒技術來幫忙受孕。 又根據美國Oehninger等人研究顯示,屬於正常形態精子超過 14 % 的患者,接受試管嬰兒技術的體外受精率和懷孕率很好,分別為 94.3 % 和 43.9 %,在正常形態精子比例介於 14 % 和 4 % 之間的患者,受精率和懷孕率下降為 85.7 % 和 33.3 %,但在正常形態精子少於 4 % 的患者,受精率和懷孕率則大幅下降為 44.5 % 和 8.5 %,這個結果顯示嚴重精子畸形的患者,即使運用一般試管嬰兒的技術,成功受孕的機會也是很低,必須再借助卵細胞質內單一精蟲顯微注射技術(ICSI)的技術,才能提高其受精率和懷孕率。 |
胚胎縮時攝影監控培養箱 |
採用最先進的縮時攝影監控培養箱,培養胚胎過程不需再開箱更換培養液,這些先進技術可以達到在不干擾胚胎發育的恆定狀況下,持續觀察胚胎的動態變化。同步運用AI人工智慧及大數據來標準化評估系統,進一步篩選出品質最好的胚胎來植入,可大幅增加懷孕率及活產率。
|
冷凍卵子 |
隨著社會變遷導致晚婚遲育的女性愈來愈多,從前被認為僅提供罹癌婦女冷凍卵子保留生育力的概念,現今冷凍技術愈趨成熟,趁年輕卵巢功能尚未衰退之黃金時期,可預先將卵子凍存至足夠數量,日後再進行試管嬰兒療程。 *有哪些女性適合冷凍卵子呢?
|
精液冷凍 |
精液冷凍
|
胚胎冷凍 |
若有剩餘的胚胎,可以冷凍保存,來日解凍後植入子宮內,將有多次懷孕的機會。
|
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PGD)與胚胎著床前篩檢(PGS) |
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PGD)/胚胎著床前篩檢(PGS) ★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PGD) 若夫妻已知有遺傳基因異常(如肌肉萎縮症、血友病、地中海型貧血等等),可將第五天的胚胎進行細胞採樣,找出正常基因的胚胎,下個週期再植入正常的胚胎。有剩餘的胚胎,可以冷凍保存,來日解凍後再植入子宮內,將有多次懷孕的機會。 ★胚胎著床前篩檢(PGS) 若父母有一方有染色體異常或染色體異常家族史、多次試管失敗或習慣性流產者(流產次數2次以上)等,可將第五天的胚胎進行細胞採樣,進行檢查,選出染色體正常的胚胎,下個週期再植入正常的胚胎。懷孕率約60-80%。 |
協助性孵化 (AH) |
早期胚胎的外圍有一圈糖蛋白,特殊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組成的透明層保護胚胎的發育稱為透明帶,若此透明帶太厚或太硬,將阻止晚期胚胎(囊胚期胚胎)的孵出和子宮內著床。 協助性孵化技術是以雷射在早期胚胎的透明帶外2/3層,做大面積的打薄(約1/4圈),打薄的長度約80 um,取代以前的打洞技術,打薄的透明帶仍然維持其完整性以保護胚胎的繼續發育,在透明帶加大打薄面積可以提高胚胎孵化的機會,以提高試管嬰兒的懷孕率。 根據馬偕紀念醫院生殖中心統計,曾經嘗試試管嬰兒而失敗一次的病患,經由透明帶打薄技術的輔助,胚胎植入後有60%的懷孕率,曾經失敗2次以上的病患有43.5% 的懷孕率,但先決條件是要有品質良好的胚胎才能達到如此的懷孕率。 |
紡錘絲觀測儀(POLSCOPE) |
單一精蟲卵細胞質顯微注射技術(ICSI)解決了大部分男性不孕症的困擾,但是在精虫注射入卵細胞的過程中有10~20%的機會可能傷害卵細胞的紡綞絲,造成受精失敗或形成染色體不正常的胚胎。 紡綞絲觀測儀是在不傷害卵細胞的活性下,以高倍顯微後觀測卵細胞內紡綞絲的位置(卵子不必用藥物固定和染色),當進行精虫注射入卵細胞內時,可以閃開紡綞絲,避免影響受精卵分裂時染色體的正常分離,以致造成染色體不正常的胚胎。因此使用紡綞絲觀測儀來施行卵細胞質內單一精蟲顯微注射技術(ICSI),可以提高正常受精率和正常胚胎發育率。 |
精蟲染色檢查 |
什麼是精蟲抗體? 夫妻的任何一方把精蟲當作外來物,引起身體的免疫反應而產生的抗體即為抗精蟲抗體。這些精蟲抗體如果出現在生殖道及精蟲上和精液裡,會增加受孕困難的可能。抗精蟲抗體(Antisperm Antibodies)藉著抗原抗體複合體的形成來影響受孕,如果結合於精子的尾部則會降低精蟲的活動力,如果結合於精子的頭部則會干擾精卵的結合,影響受精,進而造成不孕。 如何治療精蟲抗體引起的不孕症 抗體量>30%,一般先嘗試1-2次子宮腔內人工授精(IUI),如果失敗2次則建議改採試管嬰兒(IVF)。但如果精蟲抗體>50%則必須採用試管嬰兒的技術治療不孕症,甚至精蟲抗體>80%則須要採用卵細胞質內單一精蟲顯微注射術的試管嬰兒(IVF-ICSI)。
|
抗穆勒氏管荷爾蒙(AMH)檢查 |
卵巢功能的好壞,是影響自然懷孕和試管嬰兒成功的重要因素,目前用來預測卵巢中卵泡的庫存量(ovarian reserve)的指標是:年齡、卵巢中小卵泡總數, 經期頭3天的血中FSH及inhibin-B濃度,排卵藥物刺激試驗(CCCT)。近來有研究報告指出:血清中抗穆勒氏管荷爾蒙(AMH)在預測卵巢卵泡的庫存量(ovarian reserve),有顯著的準確度,使得抗穆勒氏管荷爾蒙逐漸成為一項重要的預測指標。 抗穆勒氏管荷爾蒙主要是由卵巢小卵泡分泌,卵巢小卵泡數目越多,血清中抗穆勒氏管荷爾蒙(AMH)濃度越高。下列情況有可能會減少AMH的濃度:年齡增加,體重上昇,注射促性腺激素,接受化療或放射線治療以及切除卵巢。而下列情況會增加AMH的濃度:如多囊性卵巢。而懷孕或口服避孕藥並不會影響AMH的濃度。 抗穆勒氏管荷爾蒙比起其他預測卵巢功能的方法有哪些其他優勢呢?第一:隨著年齡的增加,卵巢功能會逐漸衰退,抗穆勒氏管荷爾蒙值(AMH)也隨之下降。在所有檢測卵巢功能的方法中,AMH值能最早篩檢出巢的衰竭;第二:它的濃度不受到月經週期的影響,因而任何時期抽血濃度都一樣穩定;第三:年輕女性檢查AMH值能篩檢出卵巢功能提早衰退的女性,以便即時治療生子,以免蹉跎歲月,等到計劃生子時已經為時已晚。綜合以上的研究顯示,抗穆勒氏管荷爾蒙為預測卵巢功能的一項重要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