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都可以接觸到不少人,這個人的行事為人如何,其實,只要小心注意,你一定可以分辨出來“他是什麼樣的人”,因為“魔鬼藏在細節裡”。

個人常提醒自己要注意四守:“守信、守法、守時、守口”,當然,我也在注意別人是否在意四守,甚至注意他是否將八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力行在日常生活當中。

 

好朋友禮鳳兄分享凱撒先生的文章“時間看人品,小事見人心!”,頗有同感,因此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

時間是個好東西,好的壞不了,壞的好不了;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人品好不好,時間會揭曉。人心真不真,小事可看清。

1. 時間看人品:

有一回,中國名相聲演員郭德綱先生在採訪中被問到:“您招收弟子有什麼標準呢?”

郭德綱想了想,說:“收弟子這種事兒,以前看的是天賦能耐,看是不是吃相聲這口飯的。”

主持人接着問:“那現在呢?”

郭德綱說:“現在最主要看人品。如果能力一般,我可以慢慢把他培養起來,但如果人品不好,我能怎麼辦?我啥輒也没有啊!”

人品與能力並非相互獨立,更談不上對立,但是人品遠比能力更重要。

所謂人品,是一點一滴的積累,是無形中最强大的能量。

著名思想家 愛默生曾说:品格是一種内在力量,它的存在能直接發揮作用,而無需借助任何手段。

人品,是一個人最硬的底牌,也是一個人最好的招牌。

時間對於人品的磨蝕,好比水流過石子,反而把它洗濯得光潔了。正所謂:初期交往看禮貌;長期交往看脾氣;一生交往看人品。

 

2. 小事見人心:

20世紀70年代,一位北大的新生來校報到。由於報到程序繁鎖,行李過於拖累,他便攔住了一位老人,請他幫自己照看一下行李,老人欣然應允。

幾個小時過去了,新生忙的大汗淋漓,回來後發現老人仍然等在原地,感激不已。

在後來的開學典禮上,他看到那位幫自己看行李的老人,位居主席台。一問之下,才知道對方竟然是北大副校長季羡林先生。

“品現于事,心藏于身”,對堂堂的北大副校長來說,幫新生看個行李,不過芝麻大的事兒,他完全可以拒絕或者叫其他人幫忙,但是他並没有這麼做。

老子“道德經”上説: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細節決定成敗,小事決定格局。

俗話說:水不試,不知深淺;人不交,不知好壞。

看一個人,不是看他位卑時如何仰望强者,而是位高時如何對待弱者。

看一個人,不是看他在大事上如何大刀闊斧,而是看他在小事上如何認真細心。

見一葉而知秋,窺一斑而知全豹;一個人的品性藏在每一件小事裡。

 

聖經路加福音1610說: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11.倘若你們在不義的錢財上不忠心,誰還把那真實的錢財託付你們呢?12.倘若你們在別人的東西上不忠心,誰還把你們自己的東西給你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