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解決問題, 愚者發洩情緒, 強者平靜如水, 弱者易怒如虎。 怒時不言,惱時不決, 急時不躁,亂時不慌。 穩定的情緒才是一個人最高的修行。 ...
詳閱全文日子要過得快樂,生活要過得幸福,靠的是智慧。但智慧不是電腦或科技,而是態度與價值。
智者解決問題, 愚者發洩情緒, 強者平靜如水, 弱者易怒如虎。 怒時不言,惱時不決, 急時不躁,亂時不慌。 穩定的情緒才是一個人最高的修行。 ...
詳閱全文Reels上的文章談到: 王陽明先生說:「人這一輩子看似在處理各式各樣的事情,事實上,只是在處理自己內心的感受而已。 人其實除了自己肉體生病帶來的痛苦是真實...
詳閱全文詹益信牧師的早安圖寫著: 一個人在最糟糕的時候,仍會按時吃飯,早睡早起,自律如昔,人事再亂,心也不亂,這樣的人才是能扛事的人。 優秀的人很多,但能扛事的人卻...
詳閱全文賴聖元先生的文章這樣說: 我今年70多歲了,最近常思考一個問題,根據統計,全世界只有44%的人能夠活到70歲,那我到底還在憂慮什麼?煩惱什麼? 梁實秋先生曾...
詳閱全文馬雲先生說:世界本來就不公平,抱怨有什麼用?不要怪別人富,不要怪人家有錢,重要的是我們要如何改變自己! 我20歲的時候、30歲的時候,也和大家一樣抱怨過: ...
詳閱全文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先生說: 我認識世界上很多成功的企業家,人要成功要有情商,那是要拼鬥、學習文化的,所以成功者都具備這些特質: 1. 學習能力很強 2. ...
詳閱全文我們都想要成功,都希望自己走在對的道路上,但到底什麼才是對的?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說:「人生最重要的是三個選擇。」 他的答案,超現實,卻也超真實。 第一個選...
詳閱全文2025年網路上很火的一段話說: 一個人活明白了,就只在乎三件事:我的錢、我的健康、我內心的平靜。 誰負面影響我,我就放棄誰, 有你沒有你,我都還是我。 ...
詳閱全文在西元2000年左右,很多人都會買“富爸爸·窮爸爸”(Rich Dad Poor Dad)這本書來看,是羅伯特&middo...
詳閱全文Reels上的一段話說: 時間不是我們花掉的,時間是它自己花掉的;不要講得好像我們可以存著時間不花掉似的。唯一能改變的是要怎麼花掉而已,沒有辦法不花掉啊! ...
詳閱全文根據經濟日報報導:2025年波克夏股東會上,董事長“股神”巴菲特的談話重點: 1. 提名Greg Abel在2025年底接任執行長。 ...
詳閱全文理學大師王陽明先生說: 守好四個字,修好一片心。 柔--剛者易折,柔者長存, 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磨--世上磨練,心路不亂, 穩--水深不語,...
詳閱全文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許多“你不想做卻又不能不做的事”,這就是責任。 然而,卻也有許多“你想做卻又不能做的事”,這...
詳閱全文群組老友分享: 65 歲以上長者最厲害的殺手,已經不是三高,新的四大殺手出爐了! 第一名 (憂鬱症); 第二名 (自閉症); 第三名 (癡呆症); 第...
詳閱全文很有力的一段話說: 沒有父母鋪路,那就自己去開疆拓土; 沒有高人指路,那就自己去江湖裡浮沉; 讀不了萬卷書,那就勇敢的去行萬里路。 別回頭,身後的萬家燈...
詳閱全文聖經羅馬書8章28節說:「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這句話常被理解為,不管發生甚麼事,愛上帝的人都會在其中得到好處。 是的,順逆都是上...
詳閱全文小紅書的“胖胖父女講”說: 以前的社會是: 有理走遍天下, 無理寸步難行。 現在的社會是: 無恥走遍天下, 老實寸步難行。 ...
詳閱全文非常療癒的一段話說: "人活在世上, 不累,就是木頭, 不痛,就是磚頭。 誰,都有哭泣的時候, 誰,都有脆弱的一面, ...
詳閱全文走到“耆耋耄耈”的年長者,經歷了一甲子以上的修煉,看多了人世間的現實,確實對人生會有很不一樣的領悟。 分享在臉書上看到的文章: ...
詳閱全文很有感的一句話說: 年輕時--不要拖累生你的人, 年老時--不要拖累你生的人。 在Reels上看到這一段話: 父母最大的成功就是讓你的孩子獨立自主的...
詳閱全文股神巴菲特說:正直善良比聰明能幹更重要。 因為自私自利的聰明能幹,讓別人沒有安全感,唯有正直善良的待人,讓人如沐春風的想要接近。因此,人之相處: 能征服人心...
詳閱全文富邦集團蔡明忠董事長的名言說:“成功如果沒有快樂就不算成功”,那麼,你每天的生活快樂嗎?如果你過得快樂,那你就真正的成功了! Re...
詳閱全文人到中年,不需要人人都喜歡你,因為你人再好,也有人視你如草;你再差,也有人把你當寶。 人到中年,冷暖自知,面對現實人生,“三觀不同,不必相容&rd...
詳閱全文詹益信牧師分享的“學會治癒自己”裡說: 治癒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忙碌與早睡。 生活不簡單,盡量簡單過,照顧好自己的健康和情緒,你的人生...
詳閱全文Reels的影片說: 人緣--不是有多少人認識你,而是有多少人願意幫助你; 人脈--不是你利用過多少人,而是你曾經幫助過多少人; 人氣--不是有多少人當面...
詳閱全文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國作家 莫言曾說: 能改變自己的人是神, 想要改變別人的人是神經病! 個人2018年走出憂鬱之後,深感每一個人都是上帝所...
詳閱全文最近有好幾位老友分享的文章“厚道”中,提到如果26個英文字母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
詳閱全文臉書上有一段“擺渡人的話”說: 幸福,不是曾經說過,而是一起走過。幸福從來不是一句輕飄飄的承諾,而是兩個人攜手走過的每一段路。曾經的山...
詳閱全文“AI教父”黃仁勳的旋風確實給台灣帶來不同的希望,卻也讓人產生不同的擔憂。 事實上,高科技帶來的“大人物”時代...
詳閱全文看書時,突然看到一句令人感觸的話: 「所謂的成長就是曾經聽不進去的道理,現在卻以過來人的身份講給別人聽」。 老友相聚在桃園茶行喝茶聊天時,常美姊說:&l...
詳閱全文真正的幸福並不在於得到什麼,而在於放下什麼,讓心歸零。想要修心,讓心歸零,就要盡量少去兩個地方: 1. 久利之地: 在這個世界上,所有不勞而獲的後面,緊接著...
詳閱全文2025年的農曆春假期間,因為年前左腳膝蓋後方的筋膜拉傷發炎,導致行走不便,要靠拐杖協助行走。除夕前一天,發現吞口水喉嚨就會痛,醫師說我感冒了,導致食不知味。但...
詳閱全文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曾說:「猶太民族的智慧,包含了一些永不消逝的溫情與魅力的偉大東西,就像玫瑰色的誠心,閃耀在寂寞的傾城,那是對於人類靈魂永恆秘密充滿無限激情的探...
詳閱全文很多人折騰了一生,還是沒有搞清楚人生的優先順序,若能先搞清楚人生真正的優先順序,才能打破生活表象,深入問題底層,找出問題的真正答案。 在臉書上看到這十個建議,...
詳閱全文世界上有兩種人值得我們去珍惜: 不富--卻願意為你傾其所有的人; 很忙--卻因為你而有空的人。 人這一生,一定要做好兩件事: 1. 找對愛人,2. 找對...
詳閱全文弘一大師李叔同先生說: 人生之苦,苦在選擇; 人生之難,難在放棄。 世界不完美,生活就難免有缺憾,學會一笑置之,超然淡定: 你在,世界就會在, 你好,...
詳閱全文在Reels上看到這一段話: 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是:“苦事不宣,樂事不揚,閒事不管”。 苦事不宣--是成長的代價,遇到痛苦的事情,不...
詳閱全文人必須經過磨礪才能成才,那麼,磨礪的意義是什麼? 磨你心志--是為了以後不管你遇見任何人和事都能穩如泰山; 磨你財運--是為了讓你以後不貪、不利慾薰心; ...
詳閱全文大坑國小第19屆黃根葉同學分享一段: 學生問:“我為什麼要做家務?”, 媽媽的神回答:因為要讓你成為可以獨立生活的人,特別要訓練下列...
詳閱全文「管理成就生活」是歐洲管理學界的泰斗弗雷德蒙德·馬利克(Fredmund Malik)的著作,奧地利籍的他擁有40年的企業管理顧問經驗,他被稱為&...
詳閱全文我們都希望日子越來越好過,但是怎麼過才算是好過呢?個人的體會就是用“愛與熱情:Love & Passion”去過“快...
詳閱全文歲末年終再次思考“人一生什麼最貴”?經濟日報選出2024年代表字是“智”,因為人工智慧風行!2025年代表字是&...
詳閱全文偶然間在群組看到一份“天涯神帖”,說的合理且讓人心服,花些時間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 你是否聽過“奶頭樂理論”?...
詳閱全文當你真正走過大半人生之後,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你終於體會到:人生一切都如劇情在安排,並且願意全然的去接受劇情、體驗劇情,並接納每一個片段,你不會去抗拒任...
詳閱全文記得小學的國語課本上說:“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言猶在耳,沒想到我們已經到了“耆耋耄耈”的年紀,但我們又不喜歡被...
詳閱全文印度詩人泰戈爾說: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請保持心中的善良,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善良,走出了絕望。 請保持你...
詳閱全文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說了一段很現實的話: “ 記住,人緣好的祕訣從來不是善良,而是你自身的價值,你若花開,世界都芳香,你若有實力,一切關...
詳閱全文活到七十幾歲的耋年,終於體會唯有“健康快樂”才是最重要的人生目標。整理出20條讓人快樂的秘訣和大家分享: 1. 訂個小目標,並...
詳閱全文有人說:孩子總有一天要離開你,去過他們自己的生活。所以,生兒育女不但是身體力行、體味甘苦的過程,更是一種修煉心態、自我提升的修行。 陪伴孩子度過人生的不同...
詳閱全文“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資源擺錯位置就是垃圾”,這是新加坡電影“孩子不笨”裡的台詞。 唐“詩仙&r...
詳閱全文與老友前往清境農場渡假途中,在車上互相分享近日遇到的人、事問題,也體驗到人的差異,因此,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坦然接受彼此的不同,在互相尊重的愛心裡,...
詳閱全文一段很深的道理這樣說: “一盞燈如果一直亮著,確實沒人會注意到它。只有熄滅一次,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 可是如果它經常熄滅,那麼就會有被取代的危險...
詳閱全文多接近讓你走向陽光的人,我們所遇到的每一個人都不一樣,有些人,與他相處會讓您變得積極樂觀,有些人,則會讓你感覺自己不斷的鬱悶,會讓人產生嫉妒、自我懷疑的負能量,...
詳閱全文“信耶穌得永生”、“天國近了”,好像小時候常常在電線桿上看到這樣的標語。 10月初連續兩天到桃園殯葬中心參加兩...
詳閱全文在臉書上看到一段值得品讀的十篇短文,整理出來和大家一起深思、感悟: 1. 人生不比: 生活之所以累,一半源於生存的壓力,一半源於攀比。 正如一杯白開水,無...
詳閱全文父親節的時候,有人自嘲自己過的是“付清=父親”節,而且不是“月付=岳父”,也不是“季付=繼父&rdq...
詳閱全文113年11月14日和大家分享「夫妻相處貴在願意用“愛心”好好說話!」之後,老友在群組中分享這個故事,覺得很實在,因此稍加整理,分享如下...
詳閱全文在網路上的“小紅書”中看到中國著名服裝設計師 謝鋒的一段影片,談“什麼樣的女人最有魅力?”,看了幾次,仔細一想,...
詳閱全文朋友分享一段“玄學隱示”的影片,何謂“玄學”?上網查詢的答案說: 魏晉時代,何晏、王弼等發揮道家老莊思想,融合...
詳閱全文自我懂事以來,這個世界已經變得很不一樣了!我是戰後嬰兒潮世代,經歷了 X世代、Y世代、Z世代,£ 世代,從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商業貿易服務社會到現在...
詳閱全文走過73年起起伏伏的歲月,終於明白:人生,順其自然就好,何必徒增煩惱,不取悅,不佔有,不辜負,人這一生,不用太為難自己,懂得珍惜所有就可以知足!&n...
詳閱全文“人生沒有奇蹟,只有我們努力的痕跡;沒有運氣,只有我們堅持的勇氣;每一份汗水,都是我們成功的積累;即使人生充滿挫折,也要勇往直前,因為只有我們才能定...
詳閱全文人不管到了什麼年齡,都要記住曾國藩說的話:“言慢者貴,性柔者富,德厚者旺”。 允許自己做自己,也要允許別人做別人。 身在當下,便活在...
詳閱全文偶然間,在臉書上看到這一段話: “ 去過寺廟的人,都會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衆人燒香,皆有所求,窮問富,富問路,有富有路問劫數&rd...
詳閱全文最近無意中看到這一句話: 金錢的最大價值在家人的笑容裡, 賺錢的最大樂趣在親友共享的歡樂裡。 是的,如果只是賺錢、存錢、置產、累積財富,然後突然有一天,上...
詳閱全文群組老友分享弘一大師的“夫妻三戒”: 1. 戒掉吵架的毛病: 吵架就是惡因,能毀掉百萬福報。一個家庭吵架越多,災難也會越多。 2....
詳閱全文常常聽到「斜槓人生」這個現代名詞,但“斜槓”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到底什麼樣的人,適合開啟斜槓人生呢? 斜槓(Slash)這個詞的由來...
詳閱全文在 TikTok看到的“人生之悟”: 道德經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這一生,認清別人是智慧,悟透自己才是境界。 1. 二十歲...
詳閱全文雖然全世界有超過80億的人口,但你絕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寶貝,所以,不必羨慕任何人,也不必責怪任何人,只要用“快樂、利他、分享”的人生觀...
詳閱全文最近寫了不少有關暮年生活的文章,其實,心態很重要,因為“老是無聊的結果”,只要用感恩的心善用你所擁有的,你可以把日子過得幸福美滿。 ...
詳閱全文在2024年10月17日的經濟日報“經營管理B5”看到社團法人台灣服務業發展協會李培芬總顧問的文章:“連鎖QSC 基本功--...
詳閱全文離開職場14年,前七年因為想不開而走入地獄般的憂鬱期,2018年因為看開、放下終於走出憂鬱之後,這七年過得有如天堂般的生活,也終於體會這句話:生活中, 心中有...
詳閱全文退休金多的老人,不一定過得好;退休金少的老人,也不一定過得不好。好,還是不好,境由心生而已。 退休後,在“富養餘生”的過程中,能夠&l...
詳閱全文連續兩週拿下台灣區 Netflix 影劇播放排行冠軍的“人生清理員”,由金士傑、鳳小岳、宋芸樺、黃冠智、蔡嘉茵...等人主演,劇情圍繞在...
詳閱全文俗名阮春寶的越南作家 釋一行禪師說: 沒有道路通往幸福,幸福的本身就是道路;沒有道路通往開悟,開悟的本身就是道路。 確實,幸福不是結果,而是過程;...
詳閱全文在FB上看到這一段話: 「 我們生而破損,用活著來修修補補。從當下這一刻起,拒絕內耗,做行動的巨人。只因命運不會偏袒任何人,卻會眷顧一直朝著陽光前進的人。」 ...
詳閱全文最近在網路上看到的信息說:日本醫師協會以簡單好記的“一、十、百、千、萬”歸納出五個每天要達成的生活習慣,每天做、長期下來就會有很好的健康...
詳閱全文弘一大師李叔同先生說: 「如果一個人總是影響你的情緒,讓你煩躁、讓你不安,而你自己又無法改變的時候,也許離開是最好的選擇。離開某些人,不是因為他們不好,而是你...
詳閱全文人與人相處,確實不容易,但是,如果能夠找到三觀相近的人相處,那真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何謂三觀一致? 世界觀--久談不厭,你一句,我一句,能夠聊到一起。 ...
詳閱全文有一句話說:人心本無染,心靜自然清。也有人說“心靜自然涼”。 禪宗六祖惠能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
詳閱全文我們常說:“男主外,女主內”,男人負責“賺錢養家”,女人負責“花錢理家”。但是,為什麼有...
詳閱全文“生是無悔的追尋”,人生就像是一場馬拉松,每個人都在奔跑,都在追尋自己的夢想。但是,大多數人往往在路途中失去了前進的動力,迷失了方向,最...
詳閱全文我們常聽人說:“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的修養不夠”。所以要想辦法讓自己看什麼都順眼,那就要“全心全力做自己,也要允許別人做別人&...
詳閱全文我們常說這個社會很“現實”,事實上,這就是人的社會,你對人毫無幫助,誰會需要你?簡單說就是你要具備“被利用的價值&rdquo...
詳閱全文人不是上帝,所以會有許多無奈的事,然而面對無奈你可以學習“盡人事聽天命”的轉念調適。 老朋友分享“老凡智慧課堂&rdq...
詳閱全文人的一生就是“生老病死”的過程,但凡活著的人都很害怕“老病死”,甚至將老和“病弱殘”聯想...
詳閱全文我們很熟悉的一段話說: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有什麼樣的行為;有什麼樣的行為,就有什麼樣的習慣;有什麼樣的習慣,就有什麼樣的性格;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有什麼樣的命運。 ...
詳閱全文無論你是否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你還是得想辦法把日子好好的過下去,想太多恐怕會讓人快樂不起來吧! 奧地利心理學家 西格蒙德&...
詳閱全文楊絳先生說:“老婆可以再娶,而媽媽只有一個”,這句話害了無數個家庭;沒錯,你的媽媽只有一個,難道你的孩子有很多媽媽嗎? 有種孝叫愚...
詳閱全文個人非常喜歡印度詩人 泰戈爾的詩--“用生命影響生命”: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因爲你不知道, 誰會藉著你的光, ...
詳閱全文何謂“烏鴉定律”?這要從一隻烏鴉和鴿子的對話談起: 烏鴉和鴿子住在小森林裡,有一天,烏鴉準備離開,就向朋友鴿子告別。 鴿子問...
詳閱全文2016年3月遠流出版陳謙宜/ 沈碁恕譯自“約翰.高曼/ 妮安.希維爾”的著作“七個讓愛延續的方法: 兩個人幸福過一生的關鍵...
詳閱全文在管理的課堂上,個人常用 團隊“TEAM”與學員分享: 設定明確目標 Target 做好教育訓練 Education...
詳閱全文有鹿文化在2023年6月出版吳家德的著作“生活是一場熱情的遊戲”,書中說:用心生活,享受工作,樂在公益, 每天都用快樂的心情與世界...
詳閱全文非常真實的一段話: 如果你抑鬱了,說明你活在過去; 如果你焦慮了,說明你活在未來; 如果你平靜了,說明你活在現在。 當你真正開始愛自己的...
詳閱全文我們都有良知,見到別人有困難,總會想要幫助他,因為我們都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是,在現實的社會中,我們卻常因行善而受到傷害,因此...
詳閱全文在充斥詐騙的科技社會裡,我們常感嘆:人心不古蛇吞象。然而,這就是現實的環境,我們只好自己謹慎的“靈巧像蛇,溫馴像鴿子”,面對所有的人和事...
詳閱全文生活中我們常感嘆這個社會很現實,何謂現實?網路上說:現實就是“存在於眼前的事實及狀況”。 現實的社會上,不同的人、事、物很多,個人...
詳閱全文與朋友分享的短句說: 人生只有一次,何必活給別人看;寧可因為“真實的自己”而被討厭,也不要因為“偽裝的自己&rdquo...
詳閱全文在過去的文章中,曾經分享: 一. 人生必吃的五道菜: 聽道、知道、做道、得道、傳道。 二. 職場上員工容易犯的五不: 不知、不願、不顧、...
詳閱全文談到養生,我總是記得這句話:藥補食補,不如心補。因為聖經箴言7:22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因此,個人走出憂鬱之後,常會說:要保持心情愉快的利他...
詳閱全文一百多年前,法國作家巴爾扎克在“高老頭”書中對生活這樣描述: 人生很苦嗎?很苦。 命運無情嗎?無情。 在無數個頻臨崩饋...
詳閱全文看到“侘寂”兩個字,我突然傻眼,因為我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上網查詢得知: 侘寂的核心是一種世界觀,是一種生命感受,一種深入靈魂的簡...
詳閱全文有的人一出生就有福氣,而有的人卻苦命一輩子,為什麼呢? 看看下面三個故事,在你煩躁想不開的時候,或許能夠幫助到你喔! 1. 一個小孩子對媽媽說:媽媽...
詳閱全文遇到不講理的人,糾纏成本非常高,我們為什麼不避一避呢?要知道:彎腰是為了爭取下一次抬頭挺胸的機會! 有時候,低個頭、讓個步,可以省去許多麻煩事。八竿子打不...
詳閱全文為什麼有人會越來越富,因為他們懂得『付出、節儉、孝順』。孟子曰: 道德傳家,十代以上, 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偶然間,在網...
詳閱全文幸福其實很簡單,只要有愛同行就可以了! 個人在“客戶關係管理”課堂上,很喜歡拆解“幸福&rdquo...
詳閱全文國學大師 錢鍾書先生的夫人 楊絳先生(本名楊季康,是第一位被尊稱為先生的中國女性),他是錢鐘書眼中“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楊絳先生跨越...
詳閱全文正如香港作家張小嫻所說:“你不過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過自己喜歡過的生活,若有人因為你喜歡做的事而覺得噁心和取笑你,那是他們的事。” ...
詳閱全文只有人類才會想要提前知道:我的一生會過得如何?要如何才能趨吉避凶?因此,就有了相命師、風水師、巫師、專家...等行業,然而,相書上卻説:一個人想要功成名就、享受...
詳閱全文哥倫比亞作家 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的作品《百年孤寂》中說:『人生的本質就是一個人活著,我們總是想要找到能為自己分擔痛苦和悲傷的人,...
詳閱全文我們每天都可以接觸到不少人,這個人的行事為人如何,其實,只要小心注意,你一定可以分辨出來“他是什麼樣的人”,因為“魔鬼藏在細...
詳閱全文在經濟日報副刊“管理一點靈”上看到領導力專家 約翰. 麥斯威爾說:領導者不但是知路人、行路人,更是一位“指路人”...
詳閱全文第一隻鳥:海鳥 《莊子·外篇·至樂》昔者海鳥止於魯郊,魯侯御而觴之於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
詳閱全文在網路上的“雲捲花開”看到莊子用三條魚描寫人生的三境界:不滯於物,不困於心,不亂於人。 1. 北冥之魚 莊子在《逍遙遊》中寫...
詳閱全文人生在世如同草木一秋,過著過著,不知道哪一天就消失了!活著活著,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閉眼了!累了一輩子,忙了一輩子,你有沒有想過,究竟什麼是你的?  ...
詳閱全文稽核老友定期餐敘中,談到職場的種種遭遇及因應之道,校長吳大哥弘仁兄的結論是: 今天餐敘的重要主題之一是:“喜樂的處事態度---正向...
詳閱全文群組中看到TikTok的影片“認識思維--格局”,頗能提醒我們需要及時改變生活習慣,才能在“居安思危”的心態下活...
詳閱全文聖嚴法師說:遇到困難時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個人和朋友分享時,總會在中間加上“了解它”,變成&l...
詳閱全文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莫言,成為中國人首開記錄第一人。他曾經解釋過關於「我」這個字: 有一天“我”字丟了一撇,成了&ldqu...
詳閱全文最近和一位上班族分享時,談到自己走出憂鬱的經歷,她告訴我一個令人不得不警惕的故事: 她的一位女同事,結婚後生了一個女兒,這位女同事和先生都是上班族,由於工...
詳閱全文好同事雅娟小姐分享一段影片“這些人躲過了911恐怖攻擊”,片中述說的有睡過頭的、交通堵塞的、外出買東西的....原因很多,但事實上,也有...
詳閱全文我們都知道,人一生的過程就是“生老病死”,到最後就只求善終。拉丁語格言說: 勿忘你終有一死!生命的意義在於“此時此刻&...
詳閱全文富邦集團大董蔡明忠先生的名言說:成功如果沒有快樂就不算成功。 個人的體驗是:成功不一定會帶來快樂,因為有可能陷入王陽明牧師的著作:“窮的只剩下...
詳閱全文我們常說:條條道路通羅馬。但是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每一條路都充滿挑戰,能否達到成功的彼岸,關鍵在於你面對挫折失敗、困境壓力時的應對能力。在殘酷現實的生活磨礪中,...
詳閱全文人的一生就是一場歷經“生老病死”的修行過程,每一個人走的路都是專屬自己獨一無二的,因此有人說: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你...
詳閱全文我們用盡一生努力追求的幸福,既不在過去,也不在未來,而在當下。當下健康快樂的與讓你舒適的人一起享受你所擁有的一切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
詳閱全文在一次聚餐中,有一位姊妹問我:我的朋友說我的壞話,剛好被我先生聽到,我先生因此和這位朋友起了爭執,讓我很尷尬,請問我該怎麼辦? 我問:妳這位朋友是否有病?...
詳閱全文有一天,畢卡索的一位學生忍不住問他:老師,市面上有很多您的假畫,嚴重的影響您的聲譽,您為何不去制止一下呢? 畢卡索微微一笑的說:為什麼要去制止呢?畫假畫的...
詳閱全文學生時代看徐志摩的詩“此生遇見,絕非偶然”,讀過就忘了!如今,經過現實社會的歷練與磨練,加上曾經走過七年憂鬱再重生,且已走入老至的70歲...
詳閱全文平安文化出版社在2011年8月出版 羊恩媺譯自日本 山下英子的著作“斷捨離: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
詳閱全文“流金歲月”作者--香港知名作家 亦舒在“美麗新世界”裡說:人生短短數十載,最緊要的是滿足自己,而不是討好別人,...
詳閱全文回想自己憂鬱的那七年,其實就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因為是自己想不開、放不下,和別人一點關係也沒有,走入憂鬱、走出憂鬱,都是自己跟自己的較量,正如英國哲學家伯特蘭....
詳閱全文貓頭鷹出版社於20230105出版黃品玟譯自 凱文.凱利/ 大野和基/ 服部桂的“5000天後的世界:繼網際網路、iPhone、社群網站之後, 全球...
詳閱全文2020年6月高寶出版社出版 何權峰的著作“格局,決定你的結局:48個讓人生正向發展的思考題”。 書中說:十年後的你,不是十年後決...
詳閱全文2008年12月吳氏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莊圓師父的著作“真正幸福的滋味是什麼?” 書中描述:真正幸福滋味在哪裡?它不在安心,真正...
詳閱全文親職教育專家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楊俐容老師在“天下親子雜誌”18期上說: 自律是指人能服從內在良心的規律,並能適當的約束自我的行為。...
詳閱全文我們都期望生活能過得越來越好,但是,我們卻常在羨慕別人的生活中,不斷的以“擺爛的方式”應付自己,其實,想要越來越好就要學會自律。 ...
詳閱全文2011年6月重慶出版社出版美國朗帝的著作“磁場:10秒鐘讓你不同凡響”,書中說: 你是什麼人,便會吸引什麼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
詳閱全文“櫻桃小丸子”是櫻桃子創作的日本漫畫作品,1986年在集英社少女漫畫雜誌《Ribon》開始連載,單行本共17冊,後來改編成動畫、電子遊戲...
詳閱全文最近老友分享愛樂女聲合唱團演唱弘一大師李叔同先生作詞的“秋柳”,已經邁入耋年的我,聽的有些感傷,對歌詞也特別有感,因為在大坑國小就讀時的...
詳閱全文“繁花”是一部描寫上海市民生活的中國大陸電視劇,由王家衛執導並擔任總監製,此作亦是王家衛導演的第一部電視劇。改編自小說家 金宇澄的同名小...
詳閱全文將近40年沒有進入電影院看電影,甚至不知道現在電影院到底要怎麼進去。承蒙玉山金控好友贈送兩張“赤心巔峰”電影卷,收到後就一直想要找時間去...
詳閱全文國家出版社於2005年9月出版 陳所巨、白夢所著的“父子宰相”,書中提到: 在中國歷史的洪流中,曾為“一人之下,萬人之...
詳閱全文職場上,上班族常感嘆:壓力好大。事實上,個人覺得“適當的壓力”其實是成長的催化劑,正如沒有壓力哪來的噴泉,當然壓力太大水管也會破裂的! ...
詳閱全文2023年9月遠流出版社出版 文心藍的著作“不辜負自己,就是最好的人生:人生中場重開機,以人類圖回歸真我的奇幻旅途”。 書的封面上...
詳閱全文方言文化出版社於20230331 出版羅淑慧譯自日本精神科權威 和田秀樹醫師“80歲的牆”,書名叫“如果活到80歲:隨...
詳閱全文小時候就常聽人說:上教會就是去“聽道理”,聽牧師說“做人處世”的道理。個人讀大坑國小時就跟著媽媽到南崁長老教會上...
詳閱全文我家斜對面的7-11已經開了將近二十年,2011年退休後,我每天早上6:30左右都會去買經濟日報,所以店員都認識我。 2023年12月底,店門口貼出整修的...
詳閱全文大樹林出版社於2024/01/11出版葛瑞絲翻譯自韓國孫力燦的著作“今天,我想休息一下:了解活得疲憊的根源,告別人際煩惱,找回滿臉笑容的自己&rdq...
詳閱全文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2023年9月發布的統計資料,日本全國100歲以上的高齡人口達到92,139人,連續53年創新高。 台灣衛生福利部依據各縣市實際訪查結果...
詳閱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