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說:遇到困難時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個人和朋友分享時,總會在中間加上“了解它”,變成“面對它、接受它、了解它、處理它、放下它”,問題是情緒來了,很容易在憤怒中無心深入了解,導致“一著錯,滿盤輸”。

個人之所以會走入憂鬱就是因為“驕傲、生氣、不服輸、報復心”造成的。走了七年的憂鬱,2018年能走出憂鬱是因為深入了解之後,終於明白:

1. 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

2. 面對順逆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順境讓你得到你想要的,

逆境讓你學到你不會的。

3. 凡事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

4. 馬太福音6:14說: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15.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

個人因而確定“快樂、利他、分享”的人生觀與幸福之道。

 

談到“了解”,邦寧兄的群組中,守仁兄分享一張很有意思的圖片,上面說:

徐悲鴻大師對馬販說:你這一匹馬多少錢?

馬販回答:5000元。

徐悲鴻說:我用我畫的馬換你一匹馬,行嗎?

馬販生氣的說:你這個人腦子有病吧!要拿你畫的紙馬換我的真馬!

馬販不知道那幅畫價值6600萬!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對於一個不了解東西價值的人,對於一個連了解的興趣都沒有的人,是沒有福氣承載這樣巨大財富的!

了解--是一切可能的開始。

 

中國大陸許文強老師的一段演講說:人在遭遇苦難時要記住這些話:

1. 只要利益不發生衝突,別人說話不要去反駁。

2. 人際交往的高段位技巧:熱情、大方、不議論。

3. 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緒,學會讚美卻不批評論斷。

4. 你真正要做的事不是到處宣揚,而是默默的做,成功了再說。

5. 做人一定要有城府,明朝“增廣賢文”中說:逢人且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

6. 不要動不動就對別人掏心掏肺,因為除了父母,沒有人會真心希望你過得好。

7. 能置你於死地的都是最了解你的人,不要和任何人走得太近,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你們何時會反目成仇。

8. 給別人辦事,一定要裝得很難辦;

給領導送禮,一定要裝得很自然;

給愛人花錢,一定要裝得很痛快;

請別人吃飯,一定要裝得很大氣;

和人談生意,一定要裝得很成功;

和人談感情,一定要裝得很真誠;

和人談工作,一定要裝得很專業;

不能喝酒時,一定要裝得很易醉;

不能赴約時,一定要裝得很失落;

不能幫忙時,一定要裝得很難過。

但凡一件事,你裝得久了也會習慣的變成真的了啊!

9. 有些人說的話,千萬別太當回事,因為嘴每個人都有,但不一定都有腦子。

10. 你要不動聲色的強大,因為能讓所有人都折服的永遠是你的人格品德和實力,而不是你的嘴巴。

11. 如果你自己覺得無法駕馭一樣東西,不管它的誘惑有多大,你都要懂得拒絕和放下。

12. 你要是想看透人心,只需要落魄一次就夠了,因為人在落魄的時候,身邊的牛鬼蛇神都會露出真面目。

 

聖經哥林多後書1:4說: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5.我們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

羅馬書5:3說: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

4.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

5.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