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集團大董蔡明忠先生的名言說:成功如果沒有快樂就不算成功。

個人的體驗是:成功不一定會帶來快樂,因為有可能陷入王陽明牧師的著作:“窮的只剩下錢”的困境。所以,走出憂鬱之後,個人總是將快樂擺在第一位,正如聖經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6~18節所說: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不知不覺中,竟然養成快樂的習慣,心情好,做事就特別帶勁,似乎事情也越來越順利了!

 

在網路上看到 魯皓平先生所寫的“快樂的人都有的10個簡單習慣,你做到了嗎?”,個人頗為認同,因此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

人活世上,本來就會遇到各種不同的挑戰和困境,這些不同的人生壓力以諸多的形式衝擊著你我,也許會煩悶、更可能會無奈,甚至總是面對工作壓力而提不起勁,在各種壓力的累積和怨懟下,彷彿一切都是無盡的苦難。

然而,生命中其實有許多快樂因子,不經意的點綴在你我的環境裡,想像那些讓你開心、覺得幸福的美好,都是在什麼時候發生的?《ordinaryandhappy》報導,專家強調“快樂其實是可以養成的”。

研究發現,眾多擁有樂觀、快樂情感的人背後,都有許多共通的特質,這些習慣隨著時間增長、累積,更成了陶冶心性的一大關鍵--你也能這樣做到嗎?也許試著保持這樣的信念,你會發現有截然不同的改變。

1. 他們總是感到非常知足、感激,知足常樂。

2. 他們會更明智的選擇朋友

3. 他們不會讓嫉妒進入自己的生活

4. 他們懂得享受當下

5. 他們深愛自己身邊的人

6. 他們懂得照顧自己

7. 他們有著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心態

8. 他們知道人生的優先事項是什麼

9. 他們把錢花在重要事情上

10. 他們保持運動習慣

 

想要快樂的改變不會在一夕之間發生,所以要有耐心,但如果能隨著時間的推移養成上述這些習慣,就會邁向更健康、更快樂的生活。

 

專家怎麼說都可以當參考,但個人一直認為:

知道--毫無價值,

做到--價值連城。

快樂不是用說的,而是首先培養“愛、信任、尊重”的心態,個人幾年來的實際經驗就是:

1. 忘記過去的不愉快,放下心中的怨恨,因為原諒別人就是釋放自己。

2. 培養凡事感恩的心:因為“感恩的心是快樂的泉源”,無論順逆都要記得:

順境讓你得到你想要的,

逆境讓你學到你不會的。

所以無論什麼景況都可以感恩、知足、快樂。

3. 每一個人都是天父和他父母的寶貝,因此要尊重每一個人,既不看輕任何人,也不委屈自己,人與人相處應該要有同理心、互相體諒。

4. 養成遇事不動怒的習慣,既然人人都有難處,何不心平氣和的彼此互相體諒呢!

5. 面對讓你感到不舒服的人和事時,要習慣性的默默遠離,才不會讓自己陷入困境而快樂不起來。

 

聖經腓立比書4:12說: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13.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