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這個社會很“現實”,事實上,這就是人的社會,你對人毫無幫助,誰會需要你?簡單說就是你要具備“被利用的價值”,因此,從“現在”開始,你要“實實在在”的提升自己的能力,這也可以簡稱“現實”啊!

然而,現實的社會中,永遠不要去巴結別人,因為關係的好壞,不只取決於你對待別人的態度,更取決於你能給別人帶來什麼樣的價值。

 

以前我覺得只要你好好對待別人,你們的關係就會變好,其實也不完全是這樣的,只有你能給別人帶來價值,別人才願意和你維持良好的關係。

 

我們常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意思是說:

人們同樣有這個心,心裡同樣有這個理。指人對某些事情的感受和看法是大致相同的。

正如聖經馬太福音712節說: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聖經耶利米書179節也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

因此,聖經馬太福音1016節耶穌對門徒說: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因為每一個人的成長背景、生活經歷、三觀都不同,在你所遇到的人當中,大約20%的人會莫名其妙的喜歡你,也有20%的人會莫名其妙的討厭你,剩下60%的人對你沒有什麼感覺。

 

因此,在複雜多變、競爭激烈、爾虞我詐的現實社會中,要遠離使你不舒服的人和事,減少期待,落落大方,好好生活,寧願高傲的孤獨,也不要違心的去將就,只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價值,好運一定會與你不期而遇。

 

我們一生中,會遇到很多人,有的人善良真誠,有的人狡猾奸詐,有些人成為朋友,陪伴一生,有些人成為過客,後會無期。

不管你是誰,一定要遠離對你沒有幫助的這五種人:

1. 不懂感恩的人:

懂得感恩的人,會體恤別人的不易,也會理解他人的辛酸,他會對朋友伸出援手,也會對陌生人表達善意,他像一束火把,釋放溫暖和能量,給予他人希望。不懂感恩的人,只索取,不給予;只得到,不付出,他會道德綁架,更會佯裝可憐。他需要你時,和藹可親攀交情,不需要你時,冷眼相待。這樣的人,只可遠離,不能深交。

2. 言而無信的人:

信守承諾是一個人行為處事之本,也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品格。一個有誠信的人,必定言必行,行必果,既能為家人撐起一片天,又能做出輝煌的事業。言而無信的人,只會開空頭支票,扯彌天大謊,借了錢,賴賬不還;許的諾,從不兌現。他為了目的,不擇手段,輕易就破壞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這樣的人,無法維護好家庭關係,更沒有人願意與他合作。

3. 不孝敬父母的人: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天經地義,是做人的本分。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不尊不問,冷落嫌棄,這樣的人,一定也是“為友不真誠,為伴不負責”,不值得交往。

4. 嫌貧愛富的人: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嫌貧愛富的人,只關注金錢與名利。當你有錢時,他殷勤備至,笑臉相迎,當你失勢時,他冷眼相待,避恐不及。落魄才知人情冷暖,沒錢才懂世態炎涼。對於嫌貧愛富的人,不必交往。

5. 三觀不正的人:

三觀是指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觀不正的人,只關心對自己有利的事情,他缺乏標準的道德觀及做人處世的道理。

 

見過人情冷暖,也體會過世態炎涼,因此要看清人性,看透人心。

朋友,淡淡交,慢慢處,才能長久;

感情,淺淺嘗,用心營,才會深厚!

 

聖經傳道書312說: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13.並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神的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