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TikTok看到的“人生之悟”:
道德經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這一生,認清別人是智慧,悟透自己才是境界。

1. 二十歲,悟初心:
20弱冠,正值青春,此時最大的成熟就是提升自己。你把時間花在哪裡,未來的成就就在哪裡。
2. 三十歲,悟重心:
30而立,是一場自己和自己的博弈,修心、成家、立業,掌控生活的航向,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人生的本分。
3. 四十歲,悟真心:
40不惑,不惑並非不困惑,而是慢慢悟透了。
對外,明白了社會;
對內,認清了自己。
保持清醒、辨明得失,才能笑看人生百態。
4. 五十歲,悟開心:
50而知天命,悟透悲喜,順應天命,想開、看開、放開。人生下半場,最該取悅的人是自己。
5. 六十歲,悟靜心:
60耳順,遇見安靜的自己。這個年齡,不活在別人的嘴裡,也不活在別人的眼裡,洗盡鉛華,心靜如水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6. 七十歲,悟閒心:
70古稀,從心所欲,不踰矩。順從自己內心的想法,不嘆老,不悲秋,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在臉書上看到幾位名人的人生感悟,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
1. 加繆:「事實證明,大腦使用越少的人,嗓門就越大。」
2. 叔本華:「生活中遇到傻子怎麼辦,支持他的一切觀點,把他培養成大傻子。」
3. 毛姆:「對討厭的人露出微笑是我們必須學會的噁心。」
4. 狄更斯:「最好的禮貌是不要多管閒事,只要利益不發生衝突,別人講話,一般不需要反駁。」
5. 稻盛和夫:「不要急著去享受那些你能力還配不上的東西,更不要追逐與能力不匹配的生活。」
6. 尼采:「你可以表達憤怒,但不能憤怒的表達。沒有收拾殘局的能力,就不要放縱自己的情緒。」
7. 邱吉爾:「想要跟身邊的人搞好關係,就永遠不要跟他分享成功的喜悅和開心的事。」
8. 王爾德:「只有金錢支持你的人才是最認可你的人,真心想幫助你的人從來沒有那麼多廢話。」
9. 弘一大師:「第一眼就看著不舒服的人,千萬要遠離,面由心生,磁場不合,不相為謀。」
10. 陳果:「無論什麼關係,提供不了情緒價值、給予不了經濟支持、給不了正面陪伴,三點不占一樣,捨棄才是明智之舉。」
11. 蕭伯納:「得罪幾個人,做錯幾件事,其實沒那麼可怕,一輩子活的委曲求全、戰戰兢兢才最可怕。」
12. 蔡明忠:「成功如果沒有快樂就不算成功。」

人生就是自己在人世間的旅程,重點不在結果,而在旅程中你是否活出自己想要的美滿生活。

聖經約翰福音6:35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
約翰福音8:12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