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始於拒絕“烏鴉定律”的負面心態!
何謂“烏鴉定律”?這要從一隻烏鴉和鴿子的對話談起:
烏鴉和鴿子住在小森林裡,有一天,烏鴉準備離開,就向朋友鴿子告別。
鴿子問:你為什麼要搬走呢?
烏鴉說:其實我也不想搬走,但這裡的人對我太不友善了,他們嫌我的叫聲太難聽,不歡迎我留下來,我是真的待不下去了。
鴿子沉思良久,就對烏鴉說:朋友,你如果不改變自己的聲音,那麼無論你飛到哪裡,都不會受人歡迎的。
所謂的“烏鴉定律”指的就是那些遇到事情總是向外找原因的人,既沒辦法改變現狀,對自身也沒有實質幫助,一個人成熟的標記,就是要有“勇敢面對多變環境的能力”,且要不斷檢視和反省自己,請學會改變心態,別總把自己當成無辜的受害者!
拒絕成為"烏鴉"的4大法則:
1.改變情緒,控制自己:
既然木已成舟,責備他人有什麼用?只不過是宣洩情緒而已。當遇到狀況時,好好深呼吸,並進行換位思考,:“如果我犯錯,希望別人如何對我?”,保持這個狀態,不僅能讓他人認定你是個正向又穩重的人,也能有效防止事態更加惡化。
2.改變心態,提升自我:
現實社會不可能讓我們凡事都得償所願,斤斤計較只會造成自己精神的內耗。尼采曾說:“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請謹記不順心時,切勿過於糾纏,學會釋放自己的心、開放思維,就能換得自我更新的力量。
3.學會讀書,找到解方:
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晚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閱讀能將氣質刻在骨子裡,將文字帶來的力量,應用至生活當中,悟出困局該以何種方式解決,試著挑本有興趣的書,在睡前細細領悟句子裡的意義,可以幫助你擁有更開闊的心胸。
4.學會反省,積極向上:
不要將自己變成人生的絆腳石,真正被讚揚的那些人,往往是能直視錯誤,從失敗中學取教訓,化不足為優勢的!盲目自大的人,反而容易越走越偏,陷入惡性循環。學會自省,是自我成長的鑰匙、是變好的開始,更是了不起的超能力喔!
心理學上有一種心態,叫“受害者模式”。抱有這種心態的人,在任何時候、面對任何人、任何事,都會不自覺地把自己當成是一個受害者。他們會把自己置於非常弱小、無助、孤單的境地,總覺得外界應該為自己的不幸負責。一旦習慣這種心態,人就很容易陷入一種可悲的負向循環:越是覺得自己不幸,就越愛向外抱怨,而非反思自己。久而久之,就徹底失去了解決問題、拯救自我的可能性和行動力。
心理學專家將價值觀分為兩類:弱勢價值觀和強勢價值觀。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一碰到事情前者最愛問:「憑甚麼?」,而後者卻習慣於問自己:「為甚麼?」。也就是說,持弱勢價值觀的人,遇事愛向外歸因,在抱怨中不斷消耗自己的能量。而持強勢價值觀的人,卻習慣於向內探求,不斷反省、剖析、面對、改變,最終解決掉問題。
人生的苦難,就是要讓我們學習堅強,透過逆境讓我們學到我們不會的,因此,好好利用困境,活出積極正向的美好人生吧!
聖經詩篇94:19說:我心裡多憂多疑,你安慰我,就使我歡樂。
哥林多後書4:7說: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8.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致失望;9.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