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信任、尊重”中培養自律的好習慣!
我們都期望生活能過得越來越好,但是,我們卻常在羨慕別人的生活中,不斷的以“擺爛的方式”應付自己,其實,想要越來越好就要學會自律。
何謂自律?網路查詢結果:
“自律”可以是一種能力或品質,是一個人有能力自己控制、管理和約束自己的行為、情感、態度和習慣,以實現自己的目標和價值觀。
自律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種對美好人生的追求與嚮往。把自律變成一種本能、一種習慣,才能改變現狀,走出美好的人生。
邦寧兄在群組中分享“雲捲花開”的影片:養成八個自律習慣,活出美好:
1. 言語自律,生活順心:
俗話說:禍從口出。說錯話會傷人也會傷己,管得住自己的嘴是為人處世的基本素養,更是讓生活順心的基本自律。
2. 行動自律,終結拖延:
習慣拖延的人永遠趕不上立即行動的人。所以有句話說:卓越與平凡中間只隔了一個“立即開始”。
3. 思考自律,活出自我:
別人的建議都是他們的人生經驗,你可以參考卻不能照單全收,因為大多數情況下,根本不適合你,你自己的人生需要你自己去思考,你的生活需要你自己負責。保持自己獨立思考的自律性,你才能深刻認識到自己該走什麼路,更能洞察自己的獨特性,從而走向真正適合自己的人生。
4. 交友自律,走得更遠:
人生每一個階段都會出現不一樣的人,選擇跟什麼樣的人同行,決定你能走多遠。計算機科學家 吳軍在其著作中說:擇友的本質,基本上是給自己選擇一種能量場。與平庸的人結伴,你會被抱怨、自卑、懶散等負面能量持續消耗;和優秀的人相處,你會受到“熱情、自信、上進”等正能量薰陶。
5. 時間自律,向上成長:
曾經有人說:世界上什麼都不公平,唯獨時間最公平。如果你整天不讀書、不學習,把原本不多的時間用來吃喝玩樂,生活是不可能變好的。真正自律的人都會充分利用時間,主動學習,讓自己具備適應時代變化的能力,既是為了提昇自己,更為未來人生提供更多的選擇權和主動權。
6. 情緒自律,收放自如:
作家胡夫蘭德曾說:世上一切不利的影響中,最能使人功敗垂成的就是過度的情緒。情緒一旦戰勝了心智,就會做出不理智的行為,導致越走越難。如果放任情緒恣意妄為,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成為前進的最大障礙。
情緒能自律,事情才順利;
情緒能自控,人生才可控。
7. 身體自律,守住健康:
機器不用會壞,身體不動會病。守住身體健康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身體動起來。人活一世,你不用運動鍛鍊身體,就會靠藥物維持生命。
8. 目標自律,穩步向前:
我們都曾經以為:只要不放鬆、不停下就是自律。殊不知這是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了戰略上的懶惰。
曾獲選中國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並在31歲時擔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的知名辯手 黃執中曾說:人最大的本事,從來不是毫無目的的忙到感動自己,而是能堅持一個目標忙到改變自己,懂得調整節奏為目標而奔跑才是一個人最頂級的自律。
有目標的人生是航行,
沒目標的人生叫漂流。
有人說:自律是一個人最高貴的品質,是自我驅動和自我約束的能力。自律是自我完善和自我改變的覺悟,自律不是被迫選擇,而是主動改變,當自律成為一種習慣,我們就能在自己追求的人生方向上不斷改變,事事向好。
聖經箴言13:3說:謹守口的,得保生命;大張嘴的,必致敗亡。4.懶惰人羨慕,卻無所得;殷勤人必得豐裕。
希伯來書12:6說:因為主所愛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11.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