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效的“一、十、百、千、萬”健康法!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的信息說:日本醫師協會以簡單好記的“一、十、百、千、萬”歸納出五個每天要達成的生活習慣,每天做、長期下來就會有很好的健康效果!
為了鼓勵一般民眾把維持健康融入日常生活習慣中,長期推廣衛教知識的日本醫師協會,就曾以“今天就開始,不用努力也能達成的健康法”為訴求,在日本讀賣新聞上刊登了宣導廣告。
日本醫師協會所提倡的健康法,有個好記的“一、十、百、千、萬”口訣,是由現年88歲的日本名醫 石川恭三所提出。他專長循環系統醫學、心臟疾病,近年更活躍於日本媒體,並針對高齡者健康進行研究及演講。
石川恭三醫師認為,“一、十、百、千、萬”健康法,凝聚了以讓身心都健康長壽的生活智慧,具體包括“一讀、十笑、百吸、千字、萬步”等五個原則,如何實行、又有哪些效果呢?
1. 一讀:每天讀一篇文章:
每天至少讀一篇稍微帶些資訊量、需要消化的文章。特別推薦報社的社論,差不多10分鐘左右就能讀完、但同樣有鍛鍊腦部、活化認知機能的效果;也能幫助時時接觸新知識,不與時代脫節。
2. 十笑:一天至少笑10次:
笑可以提升免疫機能,更有抗老、防癌、減緩負面情緒的效果。對於預防失智症非常有幫助。
3. 百吸:一天深呼吸100次:
深呼吸可以促進副交感神經作用,讓情緒、脈搏平穩,連帶地可以讓血壓下降、舒緩緊張的肌肉,並且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也是需要消除壓力時可以立刻進行的自我療癒法。
4. 千字:一天寫1,000個字:
只要經常動筆寫下文字,不僅可以活動到腦部,也能幫助手眼協調。寫日記、寫信或是隨手記下備忘錄、訊息,都會有幫助。
5. 萬步:一天走一萬步:
腳被稱為人類的第二心臟。走路的動作可以讓集中在下肢的血液回到心臟,促進身體循環。步行或健走不只可以預防三高、也有著刺激大腦、增加記憶、預防失智的效果,更可以促進造骨細胞活動、預防骨質疏鬆症。
大腦和身體都要愈用才會愈健康,石川恭三也指出,身體如果長期疏於使用,它所擁有的機能就會逐漸衰退,這就是所謂的“廢用症候群”。例如像是中風或受傷後,若長時間沒有活動肌肉與關節,動作就會愈來愈不靈活,無法隨心所欲地自由活動。
我自2018年走出憂鬱之後,我就開始做“一讀、十笑、百吸、千字、萬步”的生活習慣,當時不知道有人要推動這個生活習慣,但我每天早上都會:
1. 去7-11買經濟日報,我會閱讀經濟日報,特別是社論與副刊的文章,吸取新知及重要經濟新聞,並搜集寫文章的資料。
2. 每天保持心情愉快的分享各種資訊、趣事,自己笑也可以讓別人笑,因為個人以為“生活中,要笑比藥效更加有效”,因此也喜歡在與人聊天時分享有趣的事和笑話。
3. 隨時隨地都可以深呼吸,深吸時可以握拳,吐氣時再把拳頭放開,當然,我喜歡在森林裡深呼吸,特別在登山健行或在瀑布下時,一定要記得深呼吸,效果會更好。
4. 每天寫一篇1000個字左右的文章,手寫之後再在手機上輸入文章,每天與朋友分享,目前已經進入第七年了,期望大家喜歡,自己也快樂。
5. 每天一萬步,我目前的目標是6000步,但早晚會增加十巧手及眼睛、舌頭運動,因為個人以為身體的鍛鍊要做到“筋要鬆、骨要硬、肌要健、血要通、氣要順”。
聖經哥林多前書6:19說: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嗎?這聖靈是從神而來,住在你們裡頭的;並且你們不是自己的人;20.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神。
提摩太前書4:8說:操練身體 ,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