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的“四不”,讓你活出真實的自我!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莫言,成為中國人首開記錄第一人。他曾經解釋過關於「我」這個字:
有一天“我”字丟了一撇,成了“找”字,為找回那一撇,“我”問了很多人,那一撇代表什麼?
商人說是金錢,
政客說是權力,
明星說是名氣,
軍人說是榮譽,
學生說是分數…
最後,“生活”告訴“我”,那一撇是:健康和快樂。
沒有健康和快樂,什麼都是浮雲一片啊!
聖經傳道書1章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
我相信上帝在每一個人身上都有他的美好旨意,我們當坦然順服,用喜樂的心做合乎上帝心意的事,也就是“榮神益人”的事。
我們的一生就是一場生活修煉的旅程,讓我們透過“七情六慾”體驗人間的“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然而,聖經箴言4章23節明確告訴我們: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我們要如何保守我們的心呢?邦寧兄在群組中分享的影片,談“道德經裡終身受用的四句話”:
1. 不生無用之氣:
不是這件事情值不值得你生氣,而是壓根兒就沒有任何一種氣值得你生。
記住:所有的氣都是你自找的,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任何的生氣都是有毒的,只要你動了真氣,一定就會損傷你的身體,所有的病都是你自己氣出來的,只要你做到不動真氣,你就是贏家。
2. 不炫無妄之富:
不是發了財、有了錢就可以炫的,而是沒有任何一種富值得你炫耀,所有的得瑟都是一種膚淺,所有的炫耀都會給你招來災難,所有的顯擺,最終都沒有好結果。
老子說:“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就是這個道理。真正大徹大悟的人都明白:任何人都是財富的過客,無論你有多少錢,也就是過過你的手,臨走的時候,咱們什麼也帶不走啊!
3. 不爭無謂之理:
不是非得要爭出個對錯,你才覺得開心,而是沒有任何的理值得你去爭。所有理的出發點都是落在自己的角度上,你是爭不明白的。“爭明白了理,輸掉了人”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真正明白的人,只要能夠過得去,不必太較真,不必太執著。老子說:夫為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4. 不貪虛妄之念:
不是別人過得比你好就值得你去羨慕,誰家的鍋底不黑,誰家的地上沒有灰,只是多少而已。你別看他人比你強,身後肯定還有很多人不如你,大家一定要走出自己的執念。走到哪裡都能放下、隨緣,你才能活出自己的天地。餘生,願你:
不生無用之氣,
不炫無妄之富,
不爭無謂之理,
不貪虛妄之念。
知足常樂,少欲多康,活出自己的精彩,坦然無懼的做真實的自我。
聖經腓立比書4:6說: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7.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羅馬書 12:2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