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立十個生活第一,活出有價值的人生!
很多人折騰了一生,還是沒有搞清楚人生的優先順序,若能先搞清楚人生真正的優先順序,才能打破生活表象,深入問題底層,找出問題的真正答案。
在臉書上看到這十個建議,稍加整理和大家分享:
1. 家庭的第一核心是經濟,而不是感情:
餓著肚子,誰有心情談情說愛?窮人的家庭,總有數不盡的悲哀和總是不夠用的金錢,處處都是掙扎與心酸。
沒有感情,但有經濟支撐的家庭,還可以走下去;沒有經濟,再有感情的家庭,也無法持續。
2. 職場的第一準則是價值,而不是努力:
職場競爭中,埋頭苦幹,忽略自身價值的提升與展現,只能在底層徘徊。
只有增強自己的本事,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具備無可取代的被利用價值,才是職場人最可靠的本錢。
3. 社交的第一關鍵是利益互換,而不是單純的友誼:
沒有利益的連結,友誼往往難以長久維持。
社交講究的是對等,只有勢均力敵、資源匹配、眼光一致才能產生情感共鳴,當你一無是處的時候,所有的社交都是無效社交。
4. 教育的第一目的是培養獨立能力,而不是追求分數:
培養孩子的善良個性和獨立思考能力,幫助他們建立堅定的自信和獨立性,才能幫助他們在未來的人生中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和困難。
一味的追求高分數,只會培養出“高分低能”的孩子,在社會上很難立足。
5. 健康的第一要素是自律,不是醫療:
等到身體出了問題,生病了,才去依賴醫療,那就會有“沒完沒了的問題”出現,越來越麻煩,既花時間又花錢,而且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只有生活自律,平常養成良好習慣,好好對待自己的身體,保養你的身體,健康問題才會變得簡單。
6. 愛情的第一基礎是理解和包容,而不是激情:
激情的濾鏡之下都是優點,激情褪去後,真正成熟的愛才會顯現。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唯有理解與包容才能讓愛情長久。
7. 創業的第一要點是市場需求,而不是個人喜好:
僅憑自己的喜好去創業,很可能會血本無歸。
理解和識別“市場的真正需求”才是創業成功的關鍵,產品或服務必須滿足市場需求,否則,即使是最好的商業模式也難以成功。
8. 投資的第一原則是風險控管,而不是高報酬:
只盯著高回報,往往陷入巨大的風險中,留得青山在,日後才會有柴燒。
9. 成長的第一動力是反思,而不是經歷:
沒有反思的經驗只是過眼雲煙,只有在經歷事情後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決策,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才能經一事長一智,獲得成長和進步。
10. 養老的第一保障是事先規劃,而不是依賴子女:
“中庸”有言:“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做任何事,必須要有周詳的計畫,再按照計畫逐步執行,才能達成預定的目標;如果事先沒有準備,不是臨時抱佛腳,就是邊想邊做、邊做邊想,那就沒有成功的一天,常言道:“成功永遠是給予做好準備的人”。
聖經箴言19:20說:你要聽勸教,受訓誨,使你終久有智慧。21.人心多有計謀;惟有耶和華的籌算才能立定。22.施行仁慈的,令人愛慕;窮人強如說謊言的。23.敬畏耶和華的,得著生命;他必恆久知足,不遭禍患。
羅馬書12:2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3.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