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美演繹人生?活在當下就對了!
人的一生就是“生老病死”的過程,但凡活著的人都很害怕“老病死”,甚至將老和“病弱殘”聯想在一起。
個人曾經做了一首不像詩的詩--“人生四(似)無”:
生是無悔的追尋,
老是無聊的結果,
病是無奈的痛苦,
死是無言的結局。
世界是你的,也是我的,但歸根究底屬於那些能吃能喝、身心靈健壯、活得健康快樂的人的。
再過若干年,我們都將離去,對這個世界來說,我們徹底變成了虛無,我們奮鬥一生,帶不走一草一木,我們執著一生,帶不走一絲絲愛慕。
今生無論富貴貧賤,總有一天都要走到這最後一步,到了天堂,驀然回首,我們的這一生真的形同虛度。
所以,從現在起,我們都要用心生活,天天快樂,三千繁華彈指剎那,百年之後不過一捧黃沙。
心幸福,日子才輕鬆,人自在,一生才值得。
想得太多容易煩惱,
在乎太多容易困擾,
追求太多容易累倒。
好好珍惜身邊的人,因為不一定有下輩子的相識;
好好感受生活的樂趣,因為很可能轉瞬即逝;
好好體會生命的每一天,因為只有今生,沒有來世。
中國人追求“五福臨門”,也就是“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如何才能“長壽、善終”,似乎都和是否健康有關,尤其和年紀大了之後的生活品質有關。
想要長壽就要坦然的順其自然,老年人不要貿然改變生活習慣,網路上流行什麼食物能治什麼病,做什麼運動能保健什麼器官,其實都沒有多少科學根據,只要正常生活、適當運動、食量不要太少,適當多喝開水,三餐正常的吃,不偏食就可以了!
個人走出憂鬱之後,最大的體悟就是:
保持心情愉快的全心全力做你該做的事。因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因此要多為別人著想,才不會折自己的福氣,生活中,有好東西就要與朋友分享,這就是我“快樂、利他、分享”的人生觀。
大坑國小同學 曾姐分享一幅大陸南方寺廟門口的對聯,寫的非常真實,和大家分享如下:
上聯:為善必昌,為善不昌必有餘殃,殃盡必昌。
下聯:為惡必殃,為惡不殃必有餘昌,昌盡必殃。
聖經傳道書1:13說:我專心用智慧尋求、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乃知神叫世人所經練的是極重的勞苦。14.我見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15.彎曲的,不能變直;缺少的,不能足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