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匆匆,我們一生到底在追求什麼?
賴聖元先生的文章這樣說:
我今年70多歲了,最近常思考一個問題,根據統計,全世界只有44%的人能夠活到70歲,那我到底還在憂慮什麼?煩惱什麼?
梁實秋先生曾說:人過了50,便覺得一年不如一年,過了60就覺得一月不如一月,過了70啊!就一日不如一日,而過了80歲呢?那就是一時不如一時了。
我們窮極一生到底在追求什麼呢?其實大多數人都忽視了一個真相,那就是“很多事不需要有所謂的意義”。
生命本就是一段生老病死的過程,吃喝玩樂並不等同於虛度光陰,吃苦耐勞也並非就值得讚頌。
人生本就是不斷的去感受、去體驗,人生就是各種意義的疊加,只要你願意,就可以盡情的去做那些看似毫無無意義的事,比如:發呆、看雲彩、看日出、看星星,你的這些體驗本身就是最大的意義。
人生並非一定要去做那些世俗認為有意義的事,意義是我們自己賦予的。
人生是一片曠野,而非既定的軌道,只要當下的你是享受的,那就是有意義的。
歲月匆匆而過,百年之後,沒有你,也沒有我,我們拼搏一生卻帶不走一磚一瓦,我們執著一生,也留不下一絲愛恨情仇。所以,我們沒有時間去爭吵、去傷心、去斤斤計較,我們只有時間去愛、去享受,因為一切稍縱即逝,只有活在當下才最為重要。
小時候,覺得忘記帶作業是天大的事;讀書時,覺得沒有考好是天大的事;戀愛時覺得跟心上人分開是天大的事。如今回頭再看,那些曾經以為難以跨過的坎,早已被我們跨過;那些曾以為無法接受的事也早已被接受。生活充滿了選擇,遺憾不過是常態。
事實上,人無論做出怎樣的選擇,往往都會後悔,因為人們總是習慣性的美化自己當初沒有選擇的那條路。然而,你我心裡都明白,即便時光倒流,以當時的心智和閱歷,我們依然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每一個人的命運都不一樣,有的人20多歲就心如死灰,有的人90多歲,依然活得精彩;有人一瞬間就失去生命,有人在病床上躺了幾十年才離世。
有本事的人,一年見不到父母幾回,平凡的人卻能享受一輩子闔家團圓的天倫之樂。
究竟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並沒有絕對的標準,你的心就是標準。
人生實在太短,人生也無法重來,趁還有時間去愛你所愛,去追你所求,去好好享受。
如果你問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那麼我會告訴你:人生本沒有意義。99%的人在三代之後,時間便會徹底的抹去你存在的痕跡。所以,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你活著的這短短幾十年的體驗,千萬不要因為一點雞毛蒜皮、蠅頭小利而斤斤計較,徒增煩惱,更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世事無常,一覺醒來是一天,一覺醒不來就是一生,我們所能做的便是:
用心去品嚐每一道飯菜,
用心去欣賞每一朵花卉,
用心去領略每一處風景,
用心去完成每一份責任,
用心去感受當下的感動。
幸福是什麼?
幸福其實很簡單,九個字:
有家回,有人唸,有飯吃。
所謂的歲月靜好不過是家中那碗熱氣騰騰的飯菜,還有那盞始終為你點亮的燈。
人生總有太多的來不及,一眨眼就是一天,一回頭就是一年,一轉身就是一輩子,我們窮盡一生所追求的幸福,不在過去,也不在未來,就在當下的“眼中景、碗中餐、身邊人”,三餐四季,家人圍坐,幸福順遂,便是人間最好的光景。
聖經傳道書3:12說: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13.並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神的恩賜。
馬太福音4:4耶穌卻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