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的因應對策!(上)
2025年7月27日參加美國加州聖荷西“迦南台灣基督教會”主日禮拜後,接著參加Scott.蔡牧師主持的“聖經老實說”成人主日學,討論分享“教會如何負責任的使用AI?”,分組討論結果,有人說:讓人覺得很方便,但也會讓人更懶,會造成肌肉萎縮。但AI也確實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率的解決許多問題。
教會確實可以在肯定聖經大原則下善用AI強化個人學習,提升教會事工效率。
討論中,我想到花蓮北埔長老教會胡志彊牧師利用AI工具,善用potcast 建立“福音大冰箱”,每天早上都有華語--“更新的時刻”及台語--“開槓吃便當”的錄音廣播,到目前已經兩年多了!今年更善用AI工具,將相關節目做成影片與大家分享福音,實在是個善用AI廣傳福音的典範。
電腦網路科技的突飛猛進讓人類走入“大人物”的時代,也就是“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的時代,然而,人們卻也因訊息太多而更加迷茫,不知該如何因應。
個人於1977年7月7日參加國泰人壽保險公司電腦程式設計師考試時,作文題目就是“電腦與人腦”,我的結論是:電腦只是協助人類的工具,人腦才是真正的主宰,人必須懂得如何善用電腦提升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
最近看到Nvidia創辦人黃仁勳先生和阿里雲科技公司創辦人王堅先生的對談,收益良多。
有心人士依其對談內容,整理出“AI時代的四大啟示”,深有同感,因此稍加整理,分享如下:
一. AI人工智慧絕非簡單的模仿人類智慧。
王堅博士強調“AI的本質是人類能力的增強器”,它是一種革命性的工具,目的在於延伸,而非取代,尤其關鍵的是延伸了人類無與倫比的創造力。 可見,AI的到來不是為了奪走我們的工作或價值,而是為了幫助我們打破自身固有的邊界。
黃仁勳先生也說:汽車的發明拓展了人類雙腿的能力,使我們日行千里。飛機的誕生則超越了空間,讓地球變成了一個村落,而今天的AI正在做著同樣偉大的事情,它要拓展人類智慧本身的邊界,這不是遙不可及的夢,而是每時每刻都在我們身邊發生的事實,每一次運用AI工具,我們都在經歷這種能力的延伸。
7/28前往Google參觀,也首次搭乘無人駕駛計程車,可說是對AI的全新體驗。
聖經哥林多後書4:16說: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
羅馬書1:20說: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然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了解看見,叫人無可推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