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地球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挑戰,醫院作為高度碳排產業之一責無旁貸。我們以系統化的氣候治理工作小組跨部門協作,落實完整的TCFD氣候風險與機會鑑別,訂定因應對策與預備措施;建置溫室氣體盤查機制,完成範疇一二三盤查與查證,並積極推動能源效率改善、再生能源導入計畫與創新醫療廢棄物回收,展現綠色轉型的領航精神,以愛守護人類健康與環境健康的永續未來。

2024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

44802.12
公噸CO2

2024年總能源使用量

42375684
kWh

廢棄物總量

3092.44
公噸

雨水回收系統累計回收

2522
萬公升雨水

氣候策略與風險管理(TDFD)

4.1.2 TCFD 鑑別與評估
本院依照「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發布之建議書的執行架構,釐清與醫院相關之風險(分為轉型風險與實體風險)與機會,依據氣候變遷研究報告、關注氣候與財務關聯之利害關係人關注度,及醫院永續議題趨勢對氣候風險與機會進行鑑別、評估、因應等流程,並將鑑別出的氣候變遷議題之財務影響,納入體系醫院風險管理規劃參考。
我們已鑑別出對體系醫院而言較重大的風險與機會共計16項,其中轉型風險6 項、實體風險1 項與機會9 項,而目前永續發展委員會已將鑑別出的重大風險與機會,評估其短、中、長期發生可能與財務影響程度,會議討論出本院對接的單位、對策與改善方針,確保有效管理、減緩、改善與把握風險與機會。

風險與機會評估資訊

風險評估流程
本院由永續發展委員會依據TCFD 架構、國際氣候變遷研究、利害關係人關注的氣候議題,建立初步的風險與機會議題清單並描述對體系醫院意涵,並設計內部風險機會評估問卷,邀集董事長、總院長、體系醫院各院長與財務相關等高層主管,根據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衝擊程度為每項風險機會項目進行量化評估,找出重大且應優先關注之氣候議題,以此結果作為後續風險管理及因應作為的基礎,並進一步針對重大的風險機會項目,找出潛在的財務衝擊說明,作為日後更精準量化之參考。

分析結果
本院依據TCFD 建議書探討氣候風險對本院造成衝擊的途徑,並透過風險發生可能性、風險衝擊程度繪製出重大性矩陣圖,自清單中篩選出具重大衝擊的高關注氣候風險與機會,並評估其可能造成的財務衝擊,以思考後續因應策略及衍伸機會。
我們亦已將分析結果對接相關單位,並盤點既有作為與未來短、中、長期因應之發展目標與行動,透過完善的鑑別與因應,期完整梳理本院面臨之氣候風險與機會,亦為醫療產業貢獻評估與因應參考。


能源管理與溫室氣體盤查

4.2.1 能源管理政策與目標 能源管理工作小組與綠色推動工作小組負責本院推動各項能資源管理措施,如減碳策略、醫材回收、廢棄物再利用等。小組定期召開會議,檢討能源使用效率,規劃節能改善方案,於永續發展委員會報告,並追蹤各項節能目標的達成情況。
近年來依循經濟部能源局節能計畫,進行相關的節能省電作環保政策,持續進行舊有耗能器具汰舊換新評估作業,並選擇較能於短期即可實施之方案實施,達成節能減碳的具體成效。2024 年預計完成總院、淡水馬偕、馬偕兒童醫院ISO 14064-1 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以此為基礎建立完整的能源管理政策與目標;亦已啟動總院與淡水馬偕取得ISO 5001 能源管理標準之計畫,期待能透過建立能源管理系統(EnMS),以PDCA 的流程持續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致力於建構低碳醫療環境。
4.2.2 能源使用現況與效率改善 醫院2024 年計算總院、兒童醫院、淡水馬偕之能源消耗總量,根據統計顯示,電力為本院主要能源來源,占整體能源使用的71%,天然氣為29%,故於能源節約上以降低電力與天然氣使用量為主要目標。2024 年總能源消耗達42,375,683MWh, 其中外購電力使用量為29,892,707MWh,天然氣使用量為12,123,311 MWh。

4.2.3 溫室氣體管理
溫室氣體盤查管理
為使溫室氣體管理系統能夠有效運作,本院成立「溫室氣體盤查推行委員會」執行溫室氣體管理系統,其管理架構如下:
 
實際執行盤查任務之盤查小組由工務室主任擔任執行秘書,工作小組以相關單位組成,負責進行溫室氣體盤查、數據蒐集、排放量計算、文件製作與報告書撰寫。盤查小組需完成ESG 相關教育訓練3 小時以上,且具備相關知識。


溫室氣體管理小組組織架構

範疇與方法
我們於2024 年執行ISO 14064-1 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標準,組織邊界為總院、淡水馬偕、馬偕兒童醫院與部分內勤單位之辦公場域,盤查結果均已通過第三方單位查驗證,足見本院在碳排放減量上的努力與決心,亦已將擴大盤查範圍至新竹馬偕、新竹兒童醫院與台東馬偕納入永續發展委員會討論。
(三個醫院的2024 年溫室氣體盤查獨立報告書已公開於永續網站,詳細內容請參考官網)



根據上方圓餅圖顯示,醫院仍以範疇二為主要碳排來源,均占排放量的7 成左右,因此提供能源使用效率、降低電力使用、購買或使用再生能源等,皆為目前醫院討論中項目,而此次盤查結果亦將作為本院減碳基準年,待後續討論減碳目標與路徑。

間接溫室氣體盤查
根據ISO14064-1 要求,詳列本院報告邊界內分屬範疇二至範疇三之間接溫室氣體排放,並執行顯著性鑑別,評估結果顯示,本院重大排放源包含:
  • 類別二、外購電力
  • 類別三之子項- 由貨物下游運輸與分配產生之排放
  • 類別四之由採購的貨物產生之排放- 能源活動
  • 類別四之由處置固體與液體廢棄物產生之排放
我們以此結果進行盤查量化計算,其餘間接排放項目,雖然本年度判定未具有顯著性,但未來本院會持續關注相關法規與規範,評量相關資源,逐步針對相關數據建立資料收集機制,自主評量後續將其他類別三、類別四與類別五之排放量納入。

水資源與廢棄物管理

4.2.4 水資源管理
水資源使用管理與風險預防
臺灣水資源分布不均且易受降雨頻率影響供應,加上近年因氣候變遷造成降雨狀況不穩定,影響供水穩定,而醫院營運需穩定供水方能穩健經營。本院為增加面對極端氣候及災害之韌性,預防與減緩水資源風險及與加強調適韌性,避免缺水造成之營運影響,由體系醫院各自管理水資源,另由工務室制定「停水應變計畫」,針對供水中斷等潛在風險制定完整的應變策略,目標為延長供水時間確保醫療服務持續。
各院區用水統計分析
本院2024 年用水主要來源為第三方淡水,用水管理涵蓋取水、使用、排放的全流程監控。


體系醫院用水量與取水量近三年變化


4.3.1 廢棄物分類與管理制度
馬偕六院皆依法建立完善的廢棄物管理體系,嚴格遵循「廢棄物清理法」及相關法規,訂有各院之「醫療廢棄物管理辦法」,對醫院產生的各類廢棄物進行系統性分類、收集、處理。醫院廢棄物主要分為「有害事業廢棄物」及「一般事業廢棄物」與「資源回收再利用廢棄物」三大類。
有害事業廢棄物則為由事業所產生具有毒性、危險性,其濃度或數量足以影響人體健康或污染環境之廢棄物;一般事業廢棄物係指由事業所產生有害事業廢棄物以外之廢棄物,包括一般性生活垃圾、資源回收廢棄物及醫療資源回收廢棄物。

五步驟廢棄物處理流程
本院建置完整的廢棄物處理流程,確保所有廢棄物均能獲得妥善處置處理,步驟如下圖所示:

綠色作為

醫院節能減碳亮點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