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區間

子宮鏡手術與不孕症:冷刀與電燒刀的選擇

馬偕紀念醫院 婦產部主治醫師 王語瑄 28    
TAGS

子宮鏡手術與不孕症:冷刀與電燒刀的選擇衛教單張QRCODE

一、為什麼要做子宮鏡手術?
子宮腔異常(如子宮內膜息肉、肌瘤、子宮中隔、沾黏)常會影響受孕或造成
反覆流產。
子宮鏡手術是一種兼具檢查及微創治療的方式,能直接在子宮腔內切除或修復
病灶,改善子宮內環境,提升懷孕機會。


二、子宮鏡電燒刀 vs. 冷刀
子宮鏡手術常見的切除方式有兩種:
1. 電燒刀(Electrosurgery):利用電流切割或燒灼病灶

  • 出血控制佳,適合切除較大或多發性病灶。
  • 可能造成熱傷害,增加子宮內膜沾黏或破壞正常內膜的風險。

2. 冷刀(Cold Knife / Cold Scissors):使用機械刀片或剪刀直接切除

  • 沒有熱傷害,可保留較完整的正常內膜。
  • 減少子宮鏡進出子宮頸口的次數,降低子宮頸裂傷和氣體栓塞的風險。
  • 出血控制較差,遇到大病灶時手術時間可能較長。


三、與不孕症的關聯

  • 子宮腔異常(如子宮內膜息肉、肌瘤、子宮中隔、沾黏)會影響受精卵著床,臨床上若懷疑以上病灶醫師可能會建議做子宮鏡檢查及手術。
  • 電燒刀雖能快速移除病灶,但可能導致術後沾黏,對未來懷孕較不利。
  • 冷刀因避免熱傷害,較能保護子宮內膜與子宮腔完整度,被認為更適合需要保留生育能力的病人。
  • 臨床研究顯示,對於有生育需求的不孕症患者,冷刀手術在提升懷孕率與減少併發症方面,較電燒刀更有優勢。


四、如何選擇?

  • 病灶大小:大範圍病灶可能需要電燒刀輔助,小範圍病灶則冷刀即可。
  • 是否有生育需求:年輕、不孕症或有計畫懷孕的病人,醫師通常會優先考慮冷刀,並搭配術後防沾粘凝膠、水球置放及口服雌激素使用。醫師經驗與設備:依照臨床評估選擇最合適的方式。


五、術後照護

  • 輕微出血或下腹不適屬正常。
  • 術後 1–2 週避免性行為與泡澡,減少感染風險。
  • 遵從醫師建議使用藥物或防沾黏措施。
  • 按時回診,追蹤子宮腔狀況。

子宮鏡手術是安全且有效的治療方式。對於不孕症患者,冷刀通常能更好地保
護子宮內膜與生育力,但實際選擇仍需依照病灶特性與醫師專業建議。


掛號連結 | 馬偕醫院
https://www.mmh.org.tw/doctor_view.php?depid=22&did=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