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區間

大腸瘜肉癌病變機率高 早期大腸癌治療有利器

日期: 2017-03-16 | 來源: 公共事務課 24431    

媒體

自由時報

記者

林彥彤

日期

106年3月15日

版面

 

標題

瘜肉癌病變機率高 早期大腸癌治療有利器

一名54歲男性患者無慢性病也無大腸直腸癌家族史,不料日前經診斷發現在升結腸處,有約3公分的扁平狀瘜肉,經醫師建議後,採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治療,瘜肉順利切除且術後恢復良好;另一名68歲的陳女士,半年前因糞便帶血就醫,經檢查後發現乙狀結腸處,有一顆2公分的扁平狀瘜肉,採取同樣外科治療,歷經手術時間約1個多小時,住院5天後出院,並安排每3個月回診追蹤。

大腸瘜肉癌病變機率高 早期大腸癌治療有利器說明圖片

楊靖國醫師手指處為陳姓女士病兆處。(圖由馬偕醫院提供)

收治上述2位患者的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指出,大腸在醫學上包括結腸與直腸,其黏膜組織若長出一種凸出於腸道內壁的良性腫瘤就是瘜肉,大部分患者是經由健檢或是出現糞便出血才就醫發現,而根據研究顯示,瘜肉癌病的變機率很高,因此一般而言,發現後都會建議患者,若能治療就接受手術切除。

楊靖國表示,過去大腸直腸癌患者切除瘜肉多以「內視鏡黏膜切除術」,但僅限於2公分以下的瘜肉,但近幾年隨著「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的發展進步,對於2公分以上的瘜肉也有希望達到8、9成的完整切除,且出血量少、沒有體外傷口,患者復原速度相對較快。

楊靖國說,目前該項手術治療並沒有健保給付,患者平均需自費9到12萬元,但對於病灶已侵犯到黏膜深層、可能產生淋巴轉移者,均不建議採行此類術式;另外,已服用抗凝血劑藥物的病人,是否可以接受此類手術,也需針對個案進行術前評估與用藥調整後決定,建議患者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治療方式。

媒體

好醫師新聞網

記者

游尚智

日期

106年3月15日

版面

 

標題

痣瘡不會變癌症 大腸瘜肉是公敵

大腸瘜肉癌病變機率高 早期大腸癌治療有利器說明圖片

台北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楊靖國醫師

許多患有痣瘡的患者,經常問的一個問題就是「痣瘡會不會變癌症」?答案是「不會」;反而是沒有症狀的大腸瘜肉,產生癌變的可能性較大。不過醫師也提醒,某些大腸直腸癌的病癥和痣瘡很像,民眾不要輕忽出血症狀,目前對於大腸癌的前期治療已經有很好的利器,定期檢查仍是預防腸癌最有效的辦法,一旦發現出血或是排便習慣改變的症狀,務必要盡快檢查。

2016年統計顯示罹患大腸直腸癌人數已連續8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之首,且人數逐年攀升,隨著癌症篩檢的普及率提高,大腸直腸癌的早期發現率也相對增加,根據馬偕醫院癌症資源中心近2年統計,每年約250人發現大腸直腸癌早期癌前病變,確診罹癌人數每年約為20人左右。

54歲的男性患者無慢性病亦無大腸直腸癌家族史,但經診斷發現在升結腸處有約3公分的扁平狀瘜肉,採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治療,目前恢復情況良好,無復發現象,生活作息回歸正常;另一名68歲的陳女士,半年前因糞便帶血就醫,經檢查後發現乙狀結腸處有一顆2公分的扁平狀瘜肉,採取同樣外科治療,手術時間約1個多小時,住院5天後出院,目前每3個月返門診追蹤。

大腸直腸癌小學堂

Q:痔瘡久了會變成大腸直腸癌?

A:NO。痔瘡與大腸直腸癌的致病成因不同,但因兩者都易有出血現象,所以常會被誤會兩者之關係,很多人以為是痔瘡出血,就醫後才發現是大腸直腸癌。此外,肛門癌也會有類似痔瘡的肛門腫脹、突起、出血等問題,建議民眾肛門口有異狀時也應就醫檢查。

Q:大腸直腸癌會因位置不同而有常見的不同症狀嗎?

A:YES,右側大腸癌→腹痛為主,體重減輕、腹脹、貧血次之。

       左側大腸癌→常見排便習慣改變,腹痛及直腸出血次之。

       直腸癌→肛門出血為主,排便習慣改變、糞便變細次之。

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楊靖國表示,大腸鏡檢查係透過窄頻光照射觀察微血管狀況,若血管呈現不規則變化,則是評估病灶為良性或惡性的重要依據,以往大腸直腸癌患者為切除扁平狀腺瘤性瘜肉,多以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 EMR )處理,但2公分以上的瘜肉切除往往受到限制;近幾年來,隨著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的發展,可針對2公分以上的瘜肉切除,且出血量少、沒有體外傷口,患者復原速度相對較快。

楊靖國醫師說,大腸在醫學上包括結腸與直腸,其黏膜組織若長出一種凸出於腸道內壁的良性腫瘤就是瘜肉,年齡超過50歲以上則相當常見,但根據研究顯示,這種瘜肉日後演變為癌細胞的比例頗高,因此針對大腸內的瘜肉應重視並積極處理。

ESD(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適用於罹患早期大腸癌,扁平狀腺瘤性瘜肉大於2公分以上患者,平均住院天數約3-5天,術後第一個月需特別注意飲食狀況,建議以低渣飲食為主,避免吃易脹氣或不易消化的食物,並自行觀察是否有延遲性出血問題,若術後有產生腹痛或解便大量出血、解黑便等症狀,則需立即回診安排檢查。

楊靖國醫師進一步指出,至於病灶已侵犯到黏膜深層、可能產生淋巴轉移者,均不建議採行此類術式;此外,已服用抗凝血劑藥物的病人是否可以接受此類手術,則需針對個案進行術前評估與用藥調整後決定。

楊靖國醫師強調,民眾要注意的是,由於大腸壁較薄,腸道內有許多皺褶彎曲處,使得這項手術穿孔的風險約1.4-10.4%,增加手術執行的難度,考驗醫師的臨床經驗,部分患者手術時間可能超過5個小時;此外,術後出血平均約為0-12%,大部分的出血均可直接用內視鏡血管夾予以控制。由於早期消化性癌症並無明顯症狀,若輕易忽略而延誤就醫,會致使病情加劇,為減低罹癌機率,呼籲民眾若有糞便出血、家族史或符合癌症篩檢資格者,應定期接受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妥善治療。

媒體

華人健康網

記者

黃曼瑩

日期

106年3月15日

版面

 

標題

攻剋早期大腸癌!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新利器

遠離大腸癌的威脅,對於大腸瘜肉不可馬虎,尤其大腸瘜肉癌病變機率高,必需小心處理。以往針對大腸有2公分以上的扁平狀腺瘤性瘜肉切除,使用內視鏡黏膜切除術,卻往往受到限制;所幸現在已經有新利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可針對早期大腸2公分以上的瘜肉進行切除,出血量少、無體外傷口,患者復原速度快。

大腸瘜肉癌病變機率高 早期大腸癌治療有利器說明圖片

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表示,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出血量少、沒有體外傷口,患者復原速度相對較快。(圖片提供/馬偕醫院)

1名54歲的男性患者無慢性病,亦無大腸直腸癌家族史,但經診斷發現在升結腸處有約3公分的扁平狀瘜肉,採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治療,目前恢復情況良好,無復發現象,生活作息回歸正常。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 治療早期大腸癌新利器

大腸鏡檢查係透過窄頻光照射觀察微血管狀況,若血管呈現不規則變化,則是評估病灶為良性或惡性的重要依據,以往大腸直腸癌患者為切除扁平狀腺瘤性瘜肉,多以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 EMR )處理,但是,2公分以上的瘜肉切除往往受到限制。

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表示,近幾年來,隨著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的發展,可針對2公分以上的瘜肉切除,且出血量少、沒有體外傷口,患者復原速度相對較快。

大腸瘜肉常發生在年齡超過50歲以上的患者,根據研究顯示,這種瘜肉日後演變為癌細胞的比例頗高,因此針對大腸內的瘜肉應重視並積極處理。

切除大於2公分扁平狀腺瘤性瘜肉 術後飲食以低渣為主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適用於罹患早期大腸癌,扁平狀腺瘤性瘜肉大於2公分以上患者,平均住院天數約3-5天,術後第1個月需特別注意飲食狀況,建議以低渣飲食為主,避免吃易脹氣或不易消化的食物,並觀察是否有延遲性出血問題,若術後有產生腹痛或解便大量出血、解黑便等症狀,則需立即回診安排檢查。

至於病灶已侵犯到黏膜深層、可能產生淋巴轉移者,均不建議採行此類術式;此外,已服用抗凝血劑藥物的病人是否可以接受此類手術,則需針對個案進行術前評估與用藥調整後決定。

由於大腸壁較薄,腸道內有許多皺褶彎曲處,使得這項手術穿孔的風險約1.4-10.4%,增加手術執行的難度,考驗醫師的臨床經驗;此外,術後出血平均約為0-12%,大部分的出血均可直接用內視鏡血管夾予以控制。

【醫師小叮嚀】:

楊靖國醫師提醒,早期消化性癌症並無明顯症狀,若輕易忽略而延誤就醫,會致使病情加劇,為減低罹癌機率,呼籲民眾若有糞便出血、家族史或符合癌症篩檢資格者,應定期接受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妥善治療。

媒體

健康醫療網

記者

郭庚儒

日期

106年3月15日

版面

 

標題

扁平狀瘜肉癌變機率高 早期大腸癌治療無傷口

大腸瘜肉癌病變機率高 早期大腸癌治療有利器說明圖片

楊靖國醫師提醒,扁平狀腺瘤性息肉演變為癌細胞的比例頗高,一旦發現應及早切除。

54歲的中年男性,身體健康情形良好,也無大腸直腸癌家族史;日前健檢發現,升結腸處有一顆約3公分的扁平狀息肉,醫師評估癌變機率高,建議採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簡稱ESD)治療,目前恢復情況良好,無復發跡象。

發現息肉應及早切除

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指出,大腸在醫學上包括結腸及直腸,若黏膜組織有凸出於腸道內壁的良性腫瘤就是息肉,常見於50歲以上。根據研究顯示,扁平狀腺瘤性息肉演變為癌細胞的比例頗高,一旦發現應及早切除。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 切除息肉無傷口

楊靖國醫師表示,過去切除扁平狀腺瘤性息肉,多以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簡稱EMR)處理,但2公分以上的息肉切除往往受到限制;近幾年來,隨著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的發展,可針對2公分以上的息肉切除,且出血量少、沒有體外傷口,患者復原速度相對較快。

2大族群應定期大腸癌檢查

楊靖國醫師強調,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也適用於早期大腸癌,扁平狀腺瘤性息肉大於2公分以上患者,平均住院天數約3至5天;若病灶已侵犯到黏膜深層、可能產生淋巴轉移者,則不建議。他提醒民眾,早期大腸癌無症狀,50歲以上、有家族史者應定期接受大腸癌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妥善治療。

媒體

聯合報

記者

鄧桂芬

日期

106年3月15日

版面

 

標題

瘜肉該割就割!拖久恐受大腸癌威脅

54歲男子愛運動、沒慢性病,健檢卻發現升結腸處有3公分大瘜肉,讓他十分訝異。他聽從醫師建議,接受「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切除大瘜肉,避免瘜肉因時間轉為惡性,免於受大腸癌的威脅。

為什麼大腸的黏膜組織會長瘜肉?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表示,除了體質基因占很大因素之外,高油的西化飲食也是瘜肉生成凶手,對年逾50歲民眾來說相當常見。

雖瘜肉初期是良性,但會隨時間轉為惡性,進而演變為大腸癌,應積極處理,但瘜肉大小超過2公分才可能出血,若民眾沒定期接受健檢,難以察覺而忽略,也因如此,據衛福部統計顯示,大腸癌連續8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之首。

大腸瘜肉癌病變機率高 早期大腸癌治療有利器說明圖片

醫師楊靖國指出,大腸瘜肉初期是良性,但會隨時間轉為惡性,進而演變為大腸癌,應積極處理。 記者鄧桂芬/攝影

楊靖國指出,一般發現病人瘜肉後,大部分醫師會利用內視鏡黏膜切除術處理,但術前要注射瘜肉、讓瘜肉腫大,再拿套圈把瘜肉綁住再切。但對逾2公分的大瘜肉,套圈綁住範圍大,無法完整切除大瘜肉,復發機率高。

ESD則是大瘜肉切除的新利器,且出血量少、沒體外傷口,患者復原速度也快,約3到5天就能出院。不過楊靖國提醒,ESD術後必須注意飲食,應以低渣飲食為主,避免吃脹氣及不易消化食物,患者也應自行觀察有無延遲性出血問題,一旦發現有血便、黑便,都應立即回診。

楊靖國坦言,大腸壁很薄,腸道內又有許多彎曲皺褶,不管傳統內視鏡或ESD切除術,手術穿孔風險都高,考驗醫師臨床經驗能力,有些病灶複雜患者,甚至手術時間會超過5小時。

ESD目前未納健保給付,視瘜肉大小,需自費9到12萬元,另ESD非每位病人都適用,當瘜肉已侵犯黏膜深層、可能產生淋巴轉移、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等,均不建議採行,或由醫師評估後決定。

由於早期消化性癌症無明顯症狀,容易延誤就醫。楊靖國呼籲,50歲以上民眾,應定期接受國家補助的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有家族史的民眾則建議40歲後就自費篩檢,才能及早發現治療,降低罹癌機率。

媒體

聯合報

記者

李樹人

日期

106年3月15日

版面

 

標題

愛運動、飲食正常  他還是長了扁平狀瘜肉

一名54歲男性接受健康檢查時,發現升結腸處有一塊大約三公分的扁平狀瘜肉,他相當訝異,認為自己生活正常,規律運動,且無慢性病、大腸直腸癌家族史。所幸接受「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順利切除可能致癌的瘜肉。

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表示,大腸包括結腸、直腸,黏膜組織若長出一種凸出於腸道內壁的良性腫瘤就是瘜肉,這在年逾50的民眾來說,相當常見。

不過,扁平狀腺瘤性瘜肉演變為癌細胞的比例頗高,一般建議,應積極處理大腸內的瘜肉。

傳統切除扁平狀腺瘤性瘜肉,多採用「內視鏡黏膜切除術」,但無法切除兩公分以上的瘜肉。近幾年來,醫界發展出「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可順利切除兩公分以上的瘜肉,且出血量少、沒有體外傷口,術後復原速度較快。

但如果病灶已侵犯到黏膜深層,甚至淋巴轉移,則不建議採行此類術式;此外,正在服用抗凝血劑藥物的病人,則需審慎評估,並調整用藥,才能執行手術。

由於早期消化性癌症並無明顯症狀,容易被忽略,延誤就醫。楊靖國呼籲民眾,若有糞便出血、家族史或符合癌症篩檢資格者,應定期接受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妥善治療。

大腸瘜肉癌病變機率高 早期大腸癌治療有利器說明圖片

早期消化性癌症並無明顯症狀,容易被忽略,延誤就醫。台北馬偕醫師楊靖國呼籲民眾,若有糞便出血、家族史或符合癌症篩檢資格者,應定期接受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妥善治療。馬偕/提供

 

媒體

中央社

記者

陳偉婷

日期

106年3月15日

版面

 

標題

觀察便便形狀 細如鉛筆要小心

長期腹瀉難癒、糞便形狀細如鉛筆、容易腹脹、腹痛,甚至便血,可能都是大腸直腸癌症狀。醫師提醒,早期消化性癌症沒特殊症狀,若排便異常,應儘速就醫。

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今天表示,大腸在醫學上包括結腸與直腸,當黏膜組織長出一種凸出於腸道內壁的良性腫瘤就是瘜肉,常見於年齡超過50歲以上民眾。

瘜肉分為增生型瘜肉和腺型瘜肉,楊靖國表示,根據研究顯示,腺型瘜肉日後演變為癌細胞的比例高,增生型瘜肉比較不會,只要定期追蹤觀察,但腺型瘜肉應重視並積極處理。

根據統計,罹大腸直腸癌人數已連續8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之首,且人數逐年攀升。隨癌症篩檢普及率提高,大腸直腸癌的早期發現率也相對增加。

馬偕醫院癌症資源中心近2年統計,每年約250人發現大腸直腸癌早期癌前病變,確診罹癌人數每年約為20人左右。

楊靖國說,早期消化性癌症並無明顯症狀,若輕易忽略而延誤就醫,會導致病情加劇,尤其有家族史、親人曾罹患大腸直腸癌、飲食習慣高油脂等,都是潛在高危險群。

大腸直腸癌會因腫瘤位置不同,有症狀差距,楊靖國表示,如果腫瘤位置偏右,主要會腹痛、腹瀉,也可能會貧血;如果是左側大腸癌,常見排便習慣改變、腹痛和出血次之;如果是直腸癌,則以肛門出血為主、糞便變細次之。

楊靖國說,以往切除扁平狀腺瘤性瘜肉,多以內視鏡黏膜切除術處理,但受器材侷限,只能套到一部份瘜肉,很可能切不乾淨,現在有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對2公分以上的瘜肉更有用,且出血量少,恢復快。

不過,楊靖國表示,若病灶已侵犯到黏膜深層、可能淋巴轉移者,不建議採行此類術式。此外,已服用抗凝血劑藥物的病人是否可以接受此類手術,則需針對個案進行術前評估與用藥調整後決定。

媒體

中國時報

記者

陳志祥

日期

106年3月15日

版面

 

標題

數大是煩惱 切除大腸瘜肉有利器

根據馬偕醫院癌症資源中心2年來的統計,每年約有250人發現大腸直腸癌早期癌前病變,而確診罹癌人數大約20人,證明大腸瘜肉癌病變機率高,國內醫院一直在尋找有效的治療方式,而「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沒有體外傷口、恢復快是一大優勢。

所謂「數大便是美」,對大腸瘜肉而言,「數大是煩惱」!馬偕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楊靖國指出,以往大腸直腸癌患者為了切除扁平狀腺瘤性瘜肉,多以「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MR)」,但2公分以上瘜肉往往受到限制,完整切除率只有30%。

馬偕引進日本已經使用20年的「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這套設備在國內大都用在胃部手術,而馬偕完成動物、人體試驗後,正式用在大腸直腸2公分以上瘜肉的切除,具有出血量少、體外無傷口、切除率高與患者復原速度快的優點。

楊靖國表示,早期消化性癌症並無明顯症狀,若輕易忽略而延誤就醫,將會導致病情加重,為了減低罹癌機率,國人若有糞便出血、家族史、符合癌症篩檢資格者,應定期接受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妥善治療。

 

媒體

中華日報

記者

黃興文

日期

106年3月15日

版面

 

標題

血便勿輕忽 大腸息肉癌症變機率高

一名68歲陳姓婦人半年前因糞便帶血就醫,檢查發現乙狀結腸處有顆2公分的扁平狀息肉,經採「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住院5天後出院,目前每3個月返門診追蹤。

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表示,大腸在醫學上包括結腸與直腸,黏膜組織若長出一種凸出於腸道內壁的良性腫瘤就是息肉,超過50歲的民眾很常見。但這種息肉日後演變為癌細胞的比例很高,因此針對大腸內的息肉不要輕忽並應積極處理。

根據2016年統計顯示,罹患大腸直腸癌人數已連續8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之首,且人數逐年攀升,所幸隨著癌症篩檢普及率提高,大腸直腸癌早期發現率也增加非常多,根據馬偕醫院癌症資源中心2年的統計,每年約250人發現大腸直腸癌早期癌前病變,確診罹癌人數每年約為20人左右。

楊靖國指出,以往大腸直腸癌患者切除扁平狀腺瘤性息肉,多以內視鏡黏膜切除術處理,但超過2公分的息肉切除就會受到限制;近幾年來,隨著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發展,對於超過2公分的息肉都可順利切除,且出血量少、無體外傷口,復元速度也相對較快。

若病灶已侵犯到黏膜深層、恐產生淋巴轉移的患者,就不建議採取這種手術,另外,已服用抗凝血劑藥物的患者也需要進行術前評估,或是用藥調整後才能決定是否進行手術。

楊靖國提醒,因早期消化性癌症無明顯症狀,若輕易忽略而耽誤就醫,將會致使病情加劇。他呼籲,若有糞便出血、家族史或符合癌症篩檢資格者,一定要定期接受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妥善治療。

媒體

民報

記者

生活中心

日期

106年3月15日

版面

 

標題

阻斷大腸癌變之路 新式ESD剝離術可切較大瘜肉

扁平狀腺瘤性瘜肉若逾2公分,日後演變為癌細胞比例頗高

大腸瘜肉癌病變機率高 早期大腸癌治療有利器說明圖片

2016年統計顯示,國人罹患大腸直腸癌人數連續8年高居十大癌症之首,且人數逐年攀升,隨著癌症篩檢的普及率提高,大腸直腸癌的早期發現率也相對增加,根據馬偕醫院癌症資源中心近2年統計,每年約250人發現大腸直腸癌早期癌前病變,確診罹癌人數每年約為20人左右。但大腸直腸癌這類早期消化性癌症並無明顯症狀,若輕易忽略而延誤就醫。

54歲的男性患者無慢性病亦無大腸直腸癌家族史,但經診斷發現在升結腸處有約3公分的扁平狀瘜肉,採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治療,目前恢復情況良好,無復發現象,生活作息回歸正常;另一名68歲的陳女士,半年前因糞便帶血就醫,經檢查後發現乙狀結腸處有一顆2公分的扁平狀瘜肉,採取同樣外科治療,手術時間約1個多小時,住院5天後出院,目前每3個月返門診追蹤。

解決2公分以上瘜肉切除問題

大腸鏡檢查係透過窄頻光照射觀察微血管狀況,若血管呈現不規則變化,則是評估病灶為良性或惡性的重要依據,以往大腸直腸癌患者為切除扁平狀腺瘤性瘜肉,多以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 EMR )處理,但2公分以上的瘜肉切除往往受到限制;近幾年來,隨著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的發展,可針對2公分以上的瘜肉切除,且出血量少、沒有體外傷口,患者復原速度相對較快。

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表示,大腸在醫學上包括結腸與直腸,其黏膜組織若長出一種凸出於腸道內壁的良性腫瘤就是瘜肉,年齡超過50歲以上則相當常見,但根據研究顯示,這種瘜肉日後演變為癌細胞的比例頗高,因此針對大腸內的瘜肉應重視並積極處理。

ESD(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適用於罹患早期大腸癌,扁平狀腺瘤性瘜肉大於2公分以上患者,平均住院天數約3-5天,術後第一個月需特別注意飲食狀況,建議以低渣飲食為主,避免吃易脹氣或不易消化的食物,並自行觀察是否有延遲性出血問題,若術後有產生腹痛或解便大量出血、解黑便等症狀,則需立即回診安排檢查。

病灶侵犯黏膜深層不建議採用

至於病灶已侵犯到黏膜深層、可能產生淋巴轉移者,均不建議採行此類術式;此外,已服用抗凝血劑藥物的病人是否可以接受此類手術,則需針對個案進行術前評估與用藥調整後決定。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大腸壁較薄,腸道內有許多皺褶彎曲處,使得這項手術穿孔的風險約1.4-10.4%,增加手術執行的難度,考驗醫師的臨床經驗,部分患者手術時間可能超過5個小時;此外,術後出血平均約為0-12%,大部分的出血均可直接用內視鏡血管夾予以控制。

由於早期消化性癌症並無明顯症狀,若輕易忽略而延誤就醫,會致使病情加劇,為減低罹癌機率,呼籲民眾若有糞便出血、家族史或符合癌症篩檢資格者,應定期接受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妥善治療。

大腸瘜肉癌病變機率高 早期大腸癌治療有利器說明圖片

媒體

台灣醒報

記者

林亭妤

日期

106年3月15日

版面

 

標題

大腸瘜肉易癌變 醫籲積極處理

大腸瘜肉癌病變機率高 早期大腸癌治療有利器說明圖片

馬偕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15日提醒,大腸瘜肉癌變機率高,民眾若有異常現象應就醫檢查。(photo by 馬偕提供)

大腸瘜肉必須予以重視並積極處理!馬偕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15日在記者會中指出,大腸瘜肉在年齡超過50歲以上的族群相當常見,而瘜肉日後演變為癌細胞的比例頗高。他提醒,民眾若有糞便出血、家族史或符合癌症篩檢資格者,應定期接受檢查。

楊靖國表示,大腸在醫學上包括結腸與直腸,而「瘜肉」是指其黏膜組織長出一種凸出於腸道內壁的良性腫瘤,常見於年齡超過50歲以上的族群。據馬偕紀念醫院癌症資源中心近2年的統計,每年約250人發現大腸直腸癌的早期癌前病變,確診罹癌人數每年約20人。

「瘜肉日後演變為癌細胞的比例頗高,」楊靖國提醒,大腸內的瘜肉必須重視並積極處理,此外,許多民眾會把都有出血現象的痔瘡和大腸直腸癌搞混,民眾若覺肛門口有異狀也應就醫檢查。

媒體

ETtoday

記者

趙于婷

日期

106年3月16日

版面

 

標題

瘜肉癌變機率高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  可徵早期大腸癌

大腸瘜肉癌病變機率高 早期大腸癌治療有利器說明圖片

▲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圖/馬偕醫院提供)

根據研究顯示,大腸瘜肉日後演變為癌細胞的比例高,提早發現治療還是最好的良策。一名68歲病患半年前因糞便帶血就醫,檢查後發現乙狀結腸處有一顆2公分的扁平狀瘜肉,接受「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手術時間約1個多小時、5天後出院,目前每3個月返門診追蹤。

大腸直腸癌人數已連續8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之首,但隨著癌症篩檢的普及率提高,大腸直腸癌的早期發現率也相對增加。根據馬偕紀念醫院癌症資源中心近2年統計,每年約250人發現大腸直腸癌早期癌前病變,確診罹癌人數每年約為20人左右。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表示,大腸在醫學上包括結腸與直腸,其黏膜組織若長出一種凸出於腸道內壁的良性腫瘤就是瘜肉,常見在年齡超過50歲以上的民眾。

楊靖國說明,ESD適用於罹患早期大腸癌,扁平狀腺瘤性瘜肉大於2公分以上患者,平均住院天數約3-5天,術後第一個月需特別注意飲食狀況,建議以低渣飲食為主,避免吃易脹氣或不易消化的食物,並觀察是否有延遲性出血問題,若術後有產生腹痛或解便大量出血、解黑便等症狀,需立即回診。

由於大腸壁較薄,腸道內有許多皺褶彎曲處,手術還是有風險。楊靖國指出,這項手術穿孔的風險約1.4-10.4%,、部分患者手術時間可能超過5個小時,術後出血平均約為0-12%,但大部分的出血均可直接用內視鏡血管夾控制。

不過仍有少數病患不適合進行此類型手術。楊靖國提醒,若病灶已侵犯到黏膜深層、可能產生淋巴轉移者,均不建議,而服用抗凝血劑藥物的病人是否可以接受此類手術,則需針對個案進行術前評估與用藥調整後決定。

媒體

人間福報

記者

陳玲芳

日期

106年3月16日

版面

 

標題

大腸瘜肉 癌變機率高

醫師表示,大腸黏膜組織若長出一種凸出於腸道內壁的良性腫瘤就是「瘜肉」,年齡超過五十歲以上相當常見,研究顯示,這種瘜肉演變為癌細胞的比例頗高,因此,針對大腸內的瘜肉,應重視並積極處理。

六十八歲陳女士,半年前因糞便帶血就醫,經檢查發現乙狀結腸有一顆二公分的扁平狀瘜肉,採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治療,目前每三個月返門診追蹤;另一名五十四歲男性患者,經診斷發現在升結腸處有約三公分的扁平狀瘜肉,以相同治療方式,目前恢復情況良好,無復發現象。

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指出,以往大腸直腸癌患者為切除扁平狀腺瘤性瘜肉,多以內視鏡黏膜切除術處理,但二公分以上瘜肉切除往往受到限制;近幾年來,隨著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的發展,可針對二公分以上的瘜肉切除,且出血量少、沒有體外傷口,患者復原相對較快。

至於病灶已侵犯到黏膜深層、可能產生淋巴轉移者,均不建議採行此類術式;此外,服用抗凝血劑藥物是否可以接受此類手術,需針對個案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