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區間
 

住院醫師訓練計劃-計劃內容

計畫內容

 

訓練目標

 

• 根據六大核心能力,培育住院醫師具有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照護,並發展皮膚科專業照護,教學與研究的能力。

• 依照馬偕紀念醫院使命、願景及核心價值,培養專業人才。

• 培養住院醫師熟悉皮膚科之基本臨床技能、常見症狀與疾病之診斷與處置。

• 培養住院醫師由皮膚透視全身之全人照護理念,實踐以病人為中心之照護。

• 提供住院醫師接觸多樣性皮膚病之機會,培養良好的思考模式及鑑別診斷。

• 了解皮膚科在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美容醫學等不同領域的發展潛力。

• 學習獨立診察、治療、行政事務處理及教學工作。

• 參與學術研究及專業會議,進行研究成果發表及撰寫論文。

• 核心課程包括:

  1. 皮膚之構造及胚胎學、生理學、生化學,病理學。

  2. 一般皮膚學及與內科相關之皮膚疾病。

  3. 皮膚遺傳學。

  4. 皮膚微生物學,包括真菌、細菌、病毒、寄生蟲及其他引起之皮膚傳染病學。

  5. 皮膚免疫學,免疫疾患,過敏性疾病的診治。

  6. 皮膚病理學之判讀及診斷。

  7. 皮膚流行病學及實證醫學。

  8. 小兒皮膚學。

  9. 皮膚治療學:包括藥物軟膏學、光線及物理治療、冷凍、電燒治療及藥物燒灼治療,門診手術、雷射治療、美容治療等。

  10. 進階皮膚外科學:皮瓣及植皮手術,整型治療,進階填充物注射等。

 

師資

 

• 皮膚科現有專任主治醫師九名,兼任顧問醫師及兼任主治醫師數名。專任主治醫師包括教育部部定副教授,部定助理教授及部定講師。

• 各主治醫師特殊專長

  1. 皮膚之構造及胚胎學、生理學、生化學,病理學:各主治醫師。

  2. 一般、特殊及內科有關之皮膚學:各主治醫師。

  3. 皮膚遺傳學:蕭百芬醫師。

  4. 皮膚微生物學:林揚志醫師。

  5. 皮膚免疫學:吳南霖醫師,王仁佑醫師

  6. 皮膚病理學:吳育弘醫師。

  7. 皮膚流行病學、實証醫學:吳育弘醫師,呂柏萱醫師。

  8. 小兒皮膚學:陳秀琴醫師。

  9. 職業性皮膚病:涂玫音醫師。

  10. 指甲及毛髮疾病:林揚志醫師。

  11. 皮膚治療學:林揚志醫師、王研人醫師。

  12. 美容醫學:林揚志醫師、蕭百芬醫師、王研人醫師。

  13. 皮膚外科:王研人醫師。

 

• 教學門診:本科目前設有教學門診,小兒皮膚病,貼布試驗,指甲及頭髮等特別門診。

 

教學資源

 

• 空間:本科有3個門診診間,一個教學門診兼貼布試驗室,一間治療室,兩床手術室,兩間美容治療室,4間雷射室,一間病理室,及研究大樓實驗室空間。

• 臨床設備及服務:顯微鏡鏡檢、烏氏光檢查、皮膚鏡檢查,皮膚組織切片檢查、直接及間接螢光免疫檢查、電子顯微鏡檢查、貼布試驗、光線過敏檢查、冷凍治療、電燒治療、藥物燒灼治療、光照射治療、手汗電泳治療、超音波導入治療、果酸換膚治療、二氧化碳雷射治療、釹雅克雷射治療、染料雷射、脈衝光治療,多汗症雷射治療、遺傳性皮膚疾病之分子生物學檢查等。

• 教學設備:可供開會或討論的討論室及皮膚病理室,10頭教學顯微鏡,兩部可投射顯微鏡至電腦或電視螢幕的數位相機,70吋的電視螢幕,可進行線上會議的電腦及軟硬體。

• 資料庫:本院圖書館備有完整之資料典藏,包括紙本及電子書籍雜誌。本科並存有過去科內學術會議之同步錄影錄音數位資料,臨床疾病資料庫,貼布試驗資料庫,皮膚病理資料庫,免疫螢光檢查資料庫,及電子顯微鏡檢查資料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