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區間

馬偕《愛的樂章 迷你音樂會》傳頌生命接力 捐贈者父母分享大愛故事 讓愛傳遞

日期: 2025-06-10 | 來源: 公共事務課 105    

馬偕《愛的樂章 迷你音樂會》傳頌生命接力

捐贈者父母分享大愛故事 讓愛傳遞

馬偕紀念醫院響應器官捐贈宣導月,今(10)日於醫院廣場舉辦「愛的樂章 迷你音樂會」,邀請音樂家李冠毅、吳書嫺到場帶來一首首悠揚的樂曲,也請到器官捐贈者的父母親特地遠從臺東出席,一同為「生命樹」貼上代表重生、飛翔、希望與新生的花朵與彩蝶,響應器官捐贈讓生命延續與接力的意義。

2021年耀民剛來到臺北就讀大學,卻遭遇到交通事故,年輕的生命在19歲這一年戛然而止。儘管耀民並沒簽署器捐同意書,但過往常常與家人、朋友分享器官捐贈的理念與想法,因此家人做出決定,將耀民的心、肺、肝、腎等器官捐贈,讓生命延續。

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黃文傑致詞表示,今天的音樂會是一場生命的饗宴,感謝所有器官捐贈者及其家屬的無私與奉獻,使許多生命重獲新生,得以延續。器官捐贈不僅僅是生命的終章,也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更是愛與希望的延續與傳承。期待透過音樂會宣導活動,讓更多民眾對器官捐贈有更深的認識與理解,提升民眾對器官捐贈的參與。馬偕紀念醫院社會服務室社會工作師袁萍芳進一步說明,器官捐贈可分為「活體捐贈」及「大體捐贈」,民眾如有意願,都可以主動了解相關資訊,簽署意願卡並與家人討論。馬偕紀念醫院也長期透過宣導活動,推廣器官捐贈理念。

 

 

耀民父母親分享,耀民的個性開朗,樂於分享與助人,在高中時期便到醫院擔任義工,服務加護病房病人以及長者,總是與父母分享帶給他人幸福與歡笑的喜悅,也常常把未來想要器官捐贈的意願掛在嘴邊。耀民母親表示,事發當下,不清楚器官捐贈到底是什麼,問了周遭親友也不乏有人說:「不要啦,這樣會很痛、很可憐!」讓耀民母親充滿猶豫與不捨,但耀民的好友一次告訴耀民母親說:「耀民常說器官捐贈是對他人有幫助、很有意義的事情。」才下定決心,願意完成耀民的心願,將這份無私的大愛傳遞給其他人

淡水臨床社工課社會工作師黃渝庭說明,臨床上,若評估病人病情已不可逆時,會先初步評估病人是否適合捐贈器官,若是病人已腦死,且無其他既有疾病影響,醫療團隊在合適的情況下與家屬討論器官捐贈的選項,並召集醫師、護理師、協調師、社工師及牧師、關懷師等進行器官捐贈討論會議,在尊重病人與家屬意願下,完成器捐程序。

耀民父親有腎臟疾病,過去耀民也常常說想要捐一顆腎臟給父親,雖然因為耀民父親當時尚未登錄配對,耀民未能將腎臟捐贈給父親。但是耀民父親已順利於二年多前等到適合的腎臟,也於兩年前接受腎臟移植,至今恢復良好,如今,耀民的父母親人也一同簽下了器官捐贈同意書,讓愛與希望得以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