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區間

114年度第一次社區健康促進推動委員會暨志工教育訓練

日期: 2025-07-15 | 來源: 公共事務課 61    

114年度第一次社區健康促進推動委員會暨志工教育訓練

攜手打造社區「銀」向健康年

        為持續推動社區健康促進工作,凝聚在地合作夥伴力量,馬偕紀念醫院於2025年7月15日舉辦「114年度第一次社區健康促進推動委員會暨志工教育訓練」,活動匯聚來自公部門、馬偕社區健康服務站、醫療團隊與志工夥伴近百人參與,在馬偕145週年之際,共同宣示邁向「社區健康銀向健康年」的全新願景。

本次活動由張文瀚總院長致詞揭開序幕,張總院長肯定各社區健康站長期在地深耕、扎根社區的努力,醫院也積極響應賴清德總統提出的「健康臺灣─三高防治888計畫」,強化在地健康促進與社區照護服務。他強調,馬偕長期致力於「治療未病」的理念,推動預防醫學與健康促進,從疾病前期就開始守護民眾健康,並表示馬偕紀念醫院將持續整合資源、創新服務,成為社區健康最堅實的後盾。

張文瀚總院長致詞時表示,健康志工是一個健康家庭的未來,是整個社區的方向,而志工是希望的橋樑,更是健康的種子,絕對是這個時代最感動也最堅定的力量。他同時也向志工與委員們鼓勵,今天不只是為了一場訓練,而是共同走在一條更深遠、更有價值的道路上,為我們的社區種下健康的希望,為我們的未來建立更穩固的根基。

一個人的健康,來自於每天的選擇、每一個習慣、每一個行為。張文瀚總院長表示,選擇早睡、飲水、運動、關懷他人,這些看似微小的舉動,都是讓自己更有力量、讓家庭更有活力、讓社區更有韌性的關鍵,而真正持久的健康,不靠一次性的醫療,而是來自持續的知識傳遞與行動力的累積

馬偕健康服務站網絡橫跨臺北市與新北市,共計77處健康服務站,涵蓋中山、大同、萬華、內湖、士林、中正、松山、北投、大安、三重、蘆洲、新莊、新店、板橋區等共14個行政區,長期與社區連結,提供全齡照護與健康促進服務,是醫學中心推動在地健康的重要據點。

本次社區健康促進推動委員會主席黃偉新主任,也期許與會夥伴持續攜手,朝向高齡友善、健康公平與預防失能的社區目標邁進。他也特別強調,馬偕的健康服務涵蓋從老到小、不同生命時期的照顧需求,未來將持續深化在地連結,推動全齡健康照護,讓每一位社區居民在各階段都能獲得適切的支持與陪伴。此外,來自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余麗琴組長、陳淑婷技士與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張婉娥組長也代表公部門出席指導,肯定馬偕健康服務網絡在在地健康促進、篩檢服務、失智照護等多元領域的貢獻,並期待透過公私協力,共同提升民眾健康福祉。

教育訓練充實專業 展望AI與失智新照護

本次教育訓練亦邀請兩位醫療專家擔任講師,提供最新醫療趨勢與實務經驗分享。首先,由遠距照護中心宋國慈主任主講「醫療照護新知—AI+遠距,守護你的心」,介紹人工智慧結合遠距照護技術,在心血管疾病與慢性病管理中的應用實例,啟發與會者對數位健康新模式的認識與想像。

第二場課程由神經內科陳宥儒醫師主講「失智症診斷與治療新趨勢」,針對失智症的早期診斷、用藥趨勢、非藥物治療策略等面向進行詳盡說明,並分享自我檢測的工具,協助社區夥伴提升照護敏感度與轉介判斷力。

啟動「銀向健康年」 凝聚合作共識

2025年同時是馬偕創院145週年,本院以「社區健康銀向健康年」為主題,將健康照護重點聚焦於高齡族群、失智預防、社區韌性與跨域合作,致力打造全人、全齡、全社區參與的健康促進平台。馬偕紀念醫院也感謝各公部門、健康站與志工夥伴的長期投入,象徵公私攜手、世代共融,未來將持續透過區域合作、專業支持與創新服務,打造更健康、更有韌性的社區,共同邁向健康促進新里程。

我們今天所學的,不是為了個人,而是為了每一位可能因你而受惠的人——讓我們的社區,從今天起,每一天都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