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區間

貓抓病

紀鑫醫師 5601    
TAGS
貓抓病

現在家庭飼養寵物的情形似乎有愈來愈多的趨勢,常見的有狗、貓、烏龜、蜥蜴、黃金鼠

等,小朋友常常是與寵物接觸最頻繁的成員,有可能會被寵物傳染 感染性疾病,貓抓病就是其中一個。

記得在去年暑假的一次夜間門診,來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病人,詢問病情得知大宇是一個六歲大的男孩,因為左側腋下疼痛腫脹已經有一星期了,在其他地 方已看過三次醫生,只見疼痛依舊並無任何改善,沒有咳嗽、流鼻水或腸胃道症 狀;身體檢查時發現有一個約三公分大小的腫塊在他的左側腋下,左前臂有一道快要好的抓痕,其他並無特殊發現。家族並沒有結核病史,最近有去鄉下外婆家 過暑假。接著問小病人有沒有接觸到貓或狗,媽媽搶著回答說家裡並沒有養任何寵物,接著我再問弟弟手上的抓痕是怎麼來的,此時小病人才緊張地看看我又看看媽媽說,是在外婆家跟鄰居的貓玩時不小心被抓傷的,因怕被罵一直不敢說;當時我心裡已經有底了,於是向媽媽說弟弟應該是得貓抓病,可以抽血送疾病管制局檢驗以確定診斷。但媽媽卻不太相信,要我馬上幫弟弟驗血,後來抽血檢查發 現血球均在正常範圍,約莫解釋了十分鐘媽媽才接受,給予一星期口服紅黴素治療。一週後回診時,弟弟說腋下已經不痛了且腫塊也變小了,報告也顯示 血清抗體陽性,向媽媽解釋確診貓抓病。這時媽媽說要為上星期的不禮貌道歉,因為最近大宇的同學有人罹患淋巴瘤,所以才那麼心急請我不要在意,我再給予弟弟一星期口服紅黴素,請她們不用再回診了。

這是貓抓病的典型表現之一,貓抓病是一種亞急性,通常為自癒性的細菌 性疾病,致病原為巴東氏菌,臨床病徵包括倦怠、食慾不振、虛弱、寒顫、全身酸痛、淋巴腺腫大及發燒等。患者常因先前遭受貓抓、舔或咬傷,造成紅色丘疹病灶,通常於二週內侵犯淋巴結,於抓傷部位出現丘疹。免疫系統較差的病人,已證實可發生菌血症、紫斑狀肝及血管瘤症等症狀,我曾經在三年前發現一個內臟型的貓抓熱。好發於小孩及年輕人,無性別差異,常見於夏末及秋冬。大部份的患者有被貓(看起來健康的貓,通常為幼貓)舔、咬或抓傷的記錄。臨床上可以藉由症狀如紅色丘疹、肉芽腫性淋巴腺炎或發燒,加上接觸史作為臆斷,實驗室檢查若有血清抗體陽性或病原體分子診斷陽性者,即可確定診斷。貓抓病通常不嚴重,多數免疫功能正常之病人在2至3個月

內,不給藥物也能恢復。對於嚴重 或全身性感染,可以用抗生素如四環素、紅黴素治療。

 

預防方法

預防貓抓病的方法有限制寵物貓、狗接觸病原,維持乾淨飼養環境,如限制外出等。幼兒及幼童盡量減少接觸貓、狗機會,防止被貓、狗抓或咬,如被抓咬, 應迅速清創消毒,嚴重者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