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區間

馬偕博士誕辰紀念日活動 影響範圍廣達醫療、教育、生活、文化四面向

日期: 2025-03-21 | 來源: 公共事務課 22    

馬偕博士誕辰紀念日活動

影響範圍廣達醫療、教育、生活、文化四面向

你知道加拿大籍馬偕博士到台灣時最早在哪裡落腳嗎?馬偕博士搭乘什麼交通工具來到淡水?他登陸淡水日子是哪一天嗎?

今天是馬偕博士181歲誕辰紀念日,馬偕紀念醫院在福音廣場特別舉辦一場紀念活動,現場除了以詩歌分享馬偕博士的犧牲奉獻之外,也以馬偕的小故事與民眾互動。

 

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張文瀚表示,馬偕博士從小就很有自己的想法,並且很早就立誓要成為一個傳道人。而他與臺灣的關聯可以追溯自18711230日,馬偕博士先抵達打狗,也就是現在的高雄,187239日再次於淡水登陸,展開他一生醫療傳道的奉獻事工。

張文瀚表示,其實大家熟知的馬偕行誼,不只是拔了21000顆牙齒,解決當時民眾的病痛,而要廣泛的從醫療、教育、生活、文化四大面向來認識這位不簡單的傳道人。

在醫療方面,馬偕博士考量到人民健康福祉,所以率先成立醫館,也就是今天馬偕紀念醫院的前身,今年也正是馬偕紀念醫院145週年紀念。在教育方面,馬偕博士力倡教學,成立女學堂、看護婦學校,為醫療團隊加添生力軍,也是當年很重要的女權意識落實。

在生活方面,馬偕博士引進了蔬菜種子,讓臺灣務農者可以種植,現在大家吃的蘿蔔、胡蘿蔔、甘藍、番茄、敏豆、花椰菜、甜菜及西洋芹這8種蔬菜,都是馬偕引進的。在文化方面,馬偕博士一生「愛人如己」、「寧願燒盡、不願鏽壞」的犧牲奉獻精神,也化為對臺灣社會帶來很深遠的影響。

活動並由院牧師帶來行動劇與詩歌,讓現代醫療與百年醫療傳道經驗互為交融,建立馬偕特殊的文化與意象。

###

<.php>